在深入探究文森特·梵高的艺术作品时,很难不去审视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故事被无数书籍和电影演绎,几乎无法单纯地欣赏他的作品而不去追溯他的生平。然而,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拥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足以独立存在。通过分析作品的构图,我们可以摒弃一切干扰,专注于作品本身。我们可以欣赏并沉醉于这位伟大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1. 梵高创作的《圣雷米山》
文森特·梵高创作的《圣雷米山》,1889 年,来源: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旋转和曲线是梵高风格的标志。他拥有独特的笔触,他的线条常常成为他风格的独特印记。画面中的冷色调营造出一种平静的氛围。暖色调被柔和化,而蓝色则更加强烈。强烈的构图需要冷暖色调的平衡,但并不一定是等量的平衡。平衡的程度可以调整,赋予画作特定的情感,这也是梵高在这幅作品中所做到的。它描绘了一个平静的世界,拥有柔和的边缘,画面所呈现的景象带给人一种安全感。
《圣雷米山》构图分析图,作者:Jina Wallwork。来源:Jina Wallwork
上面的分析图将梵高的《圣雷米山》简化为基本结构。当我们去除所有细节时,就可以看到构图的基本结构。风景被简化为黑色的轮廓。粉红色的线条进一步简化了这些形状。整个结构可以简化为粉红色线条勾勒出的三个形状。左侧是一个向下指向的三角形,指向右侧的三角形。然后,在画布的右侧,一条曲线向上延伸。这种结构意味着观者的视线被引导着以逆时针方向环绕画布。当观者看向左下方时,三角形结构指向他们右侧。他们还沿着树木的线条移动视线,到达画布的右侧。这种结构非常微妙,因此使得构图更加有力。
2. 《扭曲的树木》
文森特·梵高创作的《扭曲的树木》,1884 年,来源:佳士得拍卖行
在《扭曲的树木》中,梵高使用了柔和的色彩。画面中的所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感冲击。人物背对着观者。树木上的叶子很少。画面描绘的是冬季,但它也象征着情感上的寒冬,因为画作体现了温暖的缺失。
如果将人物转向面对观者,那么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就会完全改变。在这些柔和的棕色中添加一抹橙色也会改变情感上的冲击。在这幅画中,梵高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描绘了一种特定的情感。这幅画充满了情感深度,这需要精湛的技艺。所有的构图元素都需要表达一致的声音。改变其中一个,整个构图就会瓦解。
《扭曲的树木》构图分析图,作者:Jina Wallwork。来源:Jina Wallwork
上面的分析图将构图简化为基本结构。人物的位置由橙色的矩形表示。他几乎位于画布的中心。树木顶部的排列形成一条曲线,这在分析图中的蓝色线条中得到了突出显示。这条曲线赋予了这幅画一个简单的结构。在构图方面,应该重视结构上的简洁。引入基本形状可以增强构图,这意味着艺术家可以在添加更多细节的同时保持平衡。
梵高的笔触还有着额外的细节层次。它厚实而有质感,因此需要一个简单的结构。纹理是构图的另一个方面,梵高对此运用得很好。树木之间的纹理较少,这使得它们更加突出。它还赋予作品一种距离感,因为前景的纹理更加丰富,而远景则更加平滑。
3. 《人在海中》
文森特·梵高创作的《人在海中》,1889 年,来源:苏富比拍卖行
梵高擅长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情感。这幅作品充满了温暖和温柔,它描绘了一对母子依偎在火炉旁休息的场景。与《扭曲的树木》相比,这幅作品可以被视为它的对立面。梵高擅长描绘情感的极端,他懂得色彩、线条和纹理的运用。作品的焦点是母亲怀抱中的孩子。请注意,画面上部主要使用了垂直的笔触。画面下部则全部是围绕着孩子身体的曲线笔触。纹理形成了一个 U 形的构图。人物和细节也拥有自己的结构。
《人在海中》构图分析图,作者:Jina Wallwork。来源:Jina Wallwork
分析图没有显示由纹理笔触形成的 U 形,因为它将线条和结构简化为最基本方面。然而,正是这一点让作品更加有趣。火焰和孩子头发和脸部的颜色将画布上的这两个位置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孩子是焦点。火焰的波纹与女人的身体平行。粉红色的线条突出了另一条平行的波纹。女人被两条平行的波纹包围,平衡了画布的两侧。右侧的波纹很微妙,但它靠近孩子的脸部,使它更加突出,因为它是靠近主要焦点的。
4. 《有柏树的麦田》
文森特·梵高创作的《有柏树的麦田》,1889 年,来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有柏树的麦田》是一幅画作,其旋转和曲线在画布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一种舞蹈。笔触的纹理和线条鼓励观者仔细观察细节。主题很熟悉,这为画作增添了简洁性。在描绘云朵时,梵高使用了更高层次的旋转和抽象,这是一种允许更大自由的主题。画布的下边缘并不是焦点,但在观者的周边视觉中有一些红色的点。
《有柏树的麦田》构图分析图,作者:Jina Wallwork。来源:Jina Wallwork
分析图将构图简化为基本结构。灌木以绿色的形状表示。它们与柏树的高耸形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蓝色形状代表麦田。它指向画布的右侧。观者的视线不会离开画布,因为柏树是画布上最暗的形状。这种差异将你的视线拉回来。
在分析图中,这是一个指向上的紫色形状。然后,你会看到这幅作品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分析图中,它以橙色的线条表示。这是一团旋转的云朵,将观者的视线从画布边缘吸引开,引导他们穿过云朵的图案,最终将他们的视线回到左下角的灌木丛。这与我们在《圣雷米山》中看到的逆时针构图技术相同。
5. 《星空》
文森特·梵高创作的《星空》,1889 年,来源:谷歌艺术与文化
伟大的艺术家会将熟悉的事物赋予新的视角。作为观者,你将通过梵高的眼睛体验夜空,这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你想要仔细观察这幅画,但它也让你想要重新审视夜空。通过观察梵高与夜晚的联系,你也会受到启发,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梵高的笔触令人惊叹,仿佛你正在观察每一颗星星周围的形状。前景中黑暗的树木使夜晚更加壮观,因为黄色和黑色的对比度非常大。天空不像夜晚那么黑,而是由各种蓝色构成,让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旋转和笔触。
《星空》构图分析图,作者:Jina Wallwork。来源:Jina Wallwork
在《有柏树的麦田》中,树木位于画布的右侧。这是逆时针构图结构的一部分。它们向上指,云朵的曲线将观者的视线移向景色的顶部,然后向下卷曲,回到树木的轮廓。这是一个循环运动。然而,梵高还利用静止的月亮来固定这种运动。作为观者,你拥有这两个相互竞争的焦点,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静止的,另一个是运动的。它们之间的平衡创造了一种迷人的构图,也是这幅杰作的基础。
6. 梵高创作的《静物》
文森特·梵高创作的《静物:带雏菊和罂粟花的瓶》,1890 年,来源:苏富比拍卖行
梵高对色彩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懂得互补色的运用,因此红色的花朵被赋予了绿色的背景。在这幅作品中,左上角的蓝色与中心的橙色和左下角的白色花朵相平衡。右上角的那一抹蓝色有助于统一构图。如果蓝色只出现在左侧,就会显得不平衡。在这幅作品中,梵高将互补色分组。
《静物:带雏菊和罂粟花的瓶》构图分析图,作者:Jina Wallwork。来源:Jina Wallwork
分析图将图像简化为基本结构。它显示红色的花朵主要以三角形的形状排列。一些红色的花朵也排列成一条线,沿着画布的右侧向下延伸。花朵的颜色与花瓶上的颜色相似。这意味着颜色从画布的顶部分布到底部。添加三角形构图结构总是使构图更加有趣。梵高在构图结构中叠加了三角形,但它们是使用不同的元素创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