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大选的历史来看,政治家与选民建立联系并非新鲜事。候选人总是试图将自己与选民联系起来,以此来争取支持。两个多世纪以来,选民一直受到竞选歌曲和流行文化的左右,甚至可能受到这些因素的推动,要么投票给某个特定的候选人,要么仅仅是为了参与投票。从乔治·华盛顿到巴拉克·奥巴马,音乐和流行文化一直被用来推动美国历史上的政治事业。
竞选歌曲的早期应用
1789 年,乔治·华盛顿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但也有不少音乐作品是为了纪念这位带领国家度过美国独立战争的人而创作的。其中最早的例子之一是 “God Save George Washington”(《保佑乔治·华盛顿》),这首歌的旋律来自 “God Save the King”(《保佑国王》)。
“God Save George Washington”(《保佑乔治·华盛顿》)于 1786 年 4 月在 Philadelphia Continental Journal (《费城大陆期刊》)上发表,歌词如下:
虽然之后出现了许多歌曲,“God Save George Washington”(《保佑乔治·华盛顿》)完美地体现了音乐对政治的影响。这首歌不仅采用了当时人们熟悉的旋律,而且还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华盛顿作为军事和政治领袖的功绩,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用总统取代国王来羞辱英国帝国。
然而,第一首真正的竞选歌曲直到 1840 年的总统大选中才出现。当时的候选人是辉格党人威廉·亨利·哈里森将军和民主党创始人之一、时任总统马丁·范布伦。
这首名为 “Tippecanoe and Tyler Too”(《提珀卡努和泰勒太棒了》)的歌曲被认为是第一首 “攻击性广告”,它的旋律来自当时的一首民歌 “Little Pigs”(《小猪》)。这首歌的主人公是哈里森将军,由于他在 1811 年提珀卡努战役中战胜特库姆塞部落联盟,因此被称为 “提珀卡努”,而泰勒指的是哈里森的竞选搭档约翰·泰勒。相比之下,这首歌贬低了范布伦,称他为 “小范” 和 “小马蒂”。这首歌的第一节和副歌部分如下:
当时, North American Review (《北美评论》)写道,这首歌 “唱出了哈里森的总统梦”。因此,1840 年的大选为之后的候选人在选举年创作自己的竞选歌曲奠定了先例。
20 世纪的音乐与选举
在 20 世纪上半叶,候选人仍然会把他们的竞选歌曲改编成 “Yankee Doodle”(《洋基小子》)等人们熟悉的旋律。然而,1952 年的总统大选却将流行音乐和文化融合到了一起,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的总统竞选。
艾森豪威尔的竞选团队并没有改编流行歌曲,而是请了著名作曲家兼作词家欧文·柏林为其创作了一首名为 “I Like Ike”(《我喜欢艾克》)的竞选歌曲。除了这首专门为竞选创作的歌曲之外,艾森豪威尔的竞选团队还将这首歌的旋律与华特·迪士尼制作的动画广告结合起来。这是第一支在电视上播出的竞选广告,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艾森豪威尔的竞选活动至今在美国政治界仍广为人知,“I Like Ike”(《我喜欢艾克》)也依然是美国总统竞选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口号之一。
仅仅八年之后,另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竞选歌曲便成为了 1960 年总统大选的主题。民主党候选人约翰·F·肯尼迪的竞选歌曲,是其好友弗兰克·西纳特拉创作的 “High Hopes”(《高期望》)的改编版本。这首歌的第一节歌词如下:
西纳特拉是一位极具人气的歌手,他用这首流行歌曲表达了自己对肯尼迪的支持。从那以后,许多总统候选人试图通过与受欢迎的明星合作,来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无论是使用已经流行的歌曲,还是专门为竞选创作的歌曲。
在 20 世纪,政治候选人开始因为未经授权使用艺术家的音乐而陷入困境。在 1984 年的连任竞选中,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赞扬了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歌曲 “Born in the USA”(《美国制造》),将其称为爱国主义的赞歌。
虽然里根在竞选中并没有真正使用过这首歌,但他经常在竞选演说中引用这首歌,并表达了对斯普林斯汀的钦佩。然而,这并没有得到音乐家的认可,他一再表示对政治人物使用他的歌曲感到反感。不仅罗纳德·里根最终在斯普林斯汀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鲍勃·多尔和帕特·布坎南也尝试使用这首歌,结果都遭到拒绝。
许多政治家试图将斯普林斯汀的 “Born in the USA”(《美国制造》)作为爱国主义的竞选歌曲,这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事实上,这首歌是对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政治分化的批判,反映了斯普林斯汀在新泽西的经历,以及那些在越南战争结束后被忽视和抛弃的退伍军人的困境。
当政治人物利用音乐和流行文化来强化自己的竞选活动时,MTV 等流行文化巨头也开始将音乐作为提高投票率的工具。
MTV 的“摇滚投票”
然而,党派竞选音乐并不是过去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和流行音乐影响美国大选的唯一方式。在 20 世纪后半叶,总统大选的投票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但 18-24 岁年龄段的投票率却在稳步下降。
1964 年,最年轻年龄段的投票率徘徊在 50% 左右。虽然这一数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代表了近 60 年来年轻选民的最高比例。此后,这一数字持续下降,直到 1988 年乔治·H·W·布什和迈克尔·杜卡基斯之间的总统大选中,只有 36.2% 的 18-24 岁合格美国公民参加了投票。
1990 年,杰夫·艾耶罗夫,一位拥有政治学和法律背景的音乐高管,目睹了青年投票率的下降,以及政治家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年选民身上。老年人一直是总统大选中投票率最高的群体,候选人利用这一点,通过将信息和政策针对老年人来争取他们的支持。虽然总统候选人利用音乐来支持自己的竞选活动,但他们同时试图将摇滚乐和流行文化妖魔化,将其描绘成对年轻人有不好的影响。直到 1990 年,还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抵消政治界对摇滚乐和流行文化的妖魔化,为青年投票发声。
艾耶罗夫,一位娱乐律师,曾担任过警队、麦当娜、王子和 ZZ Top 等音乐人的视频制作主管,他创办了“摇滚投票”组织,旨在阻止青年投票率下降。这个非营利组织随后与 MTV 合作,最初试图通过在音乐会和音乐节上搭建帐篷来吸引年轻的选民。
然而,“摇滚投票”组织的重大突破出现在艾耶罗夫的客户兼好友麦当娜在 MTV 上出演了一个公益广告,鼓励年轻的美国人参加 1992 年的总统大选。广告的效果立竿见影,取得了成功,18-24 岁的投票率从 1988 年的 36.2% 上升到了 1992 年的 42.8%。
有一点是明确的:流行文化和政治的融合可以帮助影响选民的行为。三十多年过去了,“摇滚投票”组织仍然在这一融合中发挥作用,并持续鼓励年轻的美国人参加总统大选。根据 2020 年的投票率,48% 的 18-24 岁的美国人参加了投票,青年投票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近些年音乐和流行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青年投票率的上升表明,随着政治意识的提高,投票人数也在增加。在过去的 20 年里,这一趋势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相吻合,使得人们能够直接获取信息。
流行文化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使得明星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粉丝直接交流。这鼓励了音乐人和名人宣传他们支持的运动,例如呼吁人们在总统大选中投票。
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塞缪尔·杰克逊在 Instagram 广告中承诺,如果 2500 人注册投票,他就会教粉丝用 15 种不同的语言说脏话;2019 年,亚莉安娜·格兰德在美国巡回演出期间设立了选民登记处,并成功登记了 33000 名新选民。
哈佛大学 2024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名人的参与直接影响了美国公民参与的程度,尤其是在年轻的美国公众中。年轻选民通常 “对许多领导者和机构,包括传统新闻媒体,的信任度都很低,但名人往往是罕见的例外,” 阿什利·斯皮兰,一位政治和公民参与专家,也是这项哈佛研究的作者,如是说。
这意味着,随着投票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选民参与其中,而这正是流行文化和音乐的影响。以泰勒·斯威夫特为例,她在 2018 年的全国选民登记日,在 Instagram 故事中发布了一个 www.vote.org 的链接,结果在 24 小时内直接促使了 65000 人注册成为新选民。
自 21 世纪以来,选民参与度和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政治、音乐和名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乡村音乐歌手小子摇滚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表演,还是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定期在其 Instagram 账户上发布他最喜欢的歌曲列表,政治人物一直在利用音乐来强化他们的平台和亲和力。政治和流行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厚的联系,这种联系将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