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的哈耳庇厄:报复与恐惧
哈耳庇厄(Harpies),最早出现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其名字源于希腊语的“ereptesthai”(“吞噬”)或“harpazein”(“夺取”)。 这些词汇揭示了其恐怖的本质:哈耳庇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带翼生物,无影无踪地将人带走,或者抢夺食物,让受害者饥寒交迫,陷入绝望。 然而,这种恐怖形象并非一蹴而就。 荷马和赫西俄德最早对哈耳庇厄的描述,更像是风之精灵,是海神塔乌玛斯与泰坦巨神俄刻阿诺斯之女厄勒克特拉的结合产物。
Phineus and the Harpies, from P. Colum and W. Pogany, “The Golden Fleece and the Heroes that Lived Before Achilles,” 1921. Source: Wikipedia Commons
早期神话中的哈耳庇厄
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对哈耳庇厄的描述简略而模糊。 荷马在《伊利亚特》第十八卷中提及阿喀琉斯的战车马,是西风与名为珀达尔戈的哈耳庇厄所生。 在《奥德赛》中,荷马将哈耳庇厄比喻为威胁奥德修斯平安返回的潜在危险,形容她们能够无声无息地将人带走,仿佛风暴或强风。
直到赫西俄德的《神谱》问世(约公元前700年),我们才对哈耳庇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赫西俄德记录了她们的出身,将她们定位于希腊神话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他也描写了哈耳庇厄“疾速的翅膀”,她们“追逐风的速度和鸟的速度,犹如时光飞逝”。 此外,赫西俄德还列举了它们的名称:阿埃洛斯(Aello),意为“暴风雨”,以及奥库佩忒(Ocypete),意为“快脚”。 值得注意的是,赫西俄德对哈耳庇厄的描述相对正面,将她们称为“美丽的头发”。
神圣报复的执行者
然而,在荷马之后,哈耳庇厄的形象变得更加丑陋和暴虐。 尤其在阿波罗尼奥斯、维吉尔和瓦勒里乌斯·弗拉库斯等后世诗人的作品中,哈耳庇厄化身为复仇的使者。 早期戏剧家埃斯库罗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在其作品《哀求者》中,也提到了哈耳庇厄,将她们与神罚和报复联系在一起。
几个世纪后,阿波罗尼奥斯和瓦勒里乌斯·弗拉库斯在其各自的《阿尔戈英雄纪》中,都描写了哈耳庇厄对神话人物菲涅斯的迫害。 菲涅斯因利用先知能力揭露神灵的“神圣意图”而遭到惩罚。 愤怒的宙斯使他失明,并命令哈耳庇厄不停地偷窃他的食物,或在食物上留下恶臭,使其无法食用。
故事中的英雄杰森的盟友卡赖斯和泽特斯,也拥有与风有关的神性。 他们决心帮助菲涅斯,追赶哈耳庇厄,将她们赶走。 在追逐过程中,他们被伊里斯(阿波罗尼奥斯版本)或提丰(瓦勒里乌斯·弗拉库斯版本)阻止,警告他们不要再追赶哈耳庇厄。 但他们也得到承诺,菲涅斯将不再受到骚扰。 于是,他们凯旋而归,菲涅斯终于摆脱了哈耳庇厄的折磨。
Scenes from the Story of the Argonauts, by Jacopo di Arcangelo, 1465. Sourc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Harpies Soiled the Tables of the Trojans, by Giuseppe Maria Mitelli, 1663.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哈耳庇厄再次扮演着“众神之怒”的执行者。 罗马诗人在这部关于罗马建城的史诗中,描写了埃涅阿斯和其追随者在逃离特洛伊城毁灭后,来到斯特罗法德斯群岛,也称为“碰撞岛”。 维吉尔描述了哈耳庇厄在《阿尔戈英雄纪》中被赶走后,将此岛屿作为新的栖息地,而特洛伊人对此毫不知情。
埃涅阿斯讲述了他们看到肥沃的平原上散布着牛群,便决定享用美味的肉食。 但突然,哈耳庇厄出现,污染了他们的食物,用“肮脏的触碰”将食物弄脏。 当特洛伊人试图反击哈耳庇厄时,她们的首领凯拉诺,一位“不祥的预言家”,告诉他们他们寻找的土地是意大利。 但是,由于他们冒犯了神圣的牛群,他们到达那里后将会面临饥饿,甚至“用吞噬的嘴巴啃食自己的餐桌”。
特洛伊人惊恐地试图用祭祀仪式平息这些“肮脏的鸟”,然后迅速扬帆起航,离开了不祥的斯特罗法德斯群岛。 除了这些神话故事外,哈耳庇厄也出现在其他罗马作家的作品中,包括奥维德、老普林尼、塞内卡和卢西安,但仅仅是简单的提及,主要强调她们的报复和阴森的性格。
令人厌恶的生物
尽管哈耳庇厄在各种神话故事、戏剧、诗歌和历史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有些共同特征使我们能够对其外貌和行为进行分析。 在所有这些特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令人作呕的行为,以及评论家们对她们的厌恶。
在赫西俄德之后,哈耳庇厄的形象被逐渐塑造为令人厌恶的鸟类生物,长着少女的身体或头部。 阿波罗尼奥斯描述了她们“弯曲的喙”,以及她们“尖叫着俯冲”下来,用“尖叫声”撕裂菲涅斯的食物。
在瓦勒里乌斯·弗拉库斯笔下,哈耳庇厄的臭味和外貌更加突出,她们的到来带来了“令人作呕的臭味”和“令人厌恶的景象”。 她们在食物上“喷洒污秽的液体”,然后振翅飞走。 在这两个关于菲涅斯的故事中,哈耳庇厄的气味、声音和视觉形象都造成了强烈的反感。
这种厌恶感在维吉尔的描述中得到了再次强调,他将“肮脏的哈耳庇厄”描述为“腹部流出污秽”,散发“浓重的臭味”,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声”攻击特洛伊人。 凯拉诺对特洛伊人发出的不祥预言,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厌恶感。
Harpie Prima Icon, in the Monstrorum Historia of Ulisse Androvandi, 1642. Sourc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Libraries
Harpy, by Edvard Munch, 1894. Sourc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最后,哈耳庇厄的速度和翅膀也令人担忧和厌恶。 在《奥德赛》中,特勒马科斯和佩涅洛佩提到哈耳庇厄时,她们代表着一种可怕的威胁,人们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学者认为,所有这些令人厌恶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古人对食腐鸟类,如兀鹫的看法。 这些鸟类会抢夺食物,然后飞走,并且由于通常以尸体为食,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
哈耳庇厄的遗产
毫无疑问,正是由于哈耳庇厄在古代神话中极具视觉冲击力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形象,她们从神话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人们好奇和灵感的源泉。 虽然哈耳庇厄被视为神圣怒火和报复的化身,但她们也以更加 subtle 和复杂的方式被重新解读和利用。
例如,哈耳庇厄的女性特征使学者们认为她们代表着“怪异的女性气质”,而她们在食物上留下的“污秽的液体”,被认为是月经的委婉说法。 因此,她们与希腊神话中的塞壬一起,共同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女性威胁和不洁的恐惧。
这种解释可以从“哈耳庇厄”一词在后来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影响中得到印证。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皆大欢喜》中,人物贝内迪克用“哈耳庇厄”来形容他认为非常狡猾和令人不快的女人比阿特丽斯。
Harpy gargoyle at the Neues Rathaus, Leipzig. Source: Wikipedia Commons
Harpies in the Forest of Suicides, by Gustave Doré in a publication of Dante’s Inferno, 1861.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总的来说,哈耳庇厄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仍然是恐惧和厌恶的象征,例如但丁的《地狱》中,她们出现在第七层地狱。
然而,哈耳庇厄也成为了中世纪的流行纹章图案,尤其是在德国的不同公国和城市国家。 在许多这些纹章图案中,生物的性别有时并不明确,而在其他情况下,则非常明显是男性。
此外,哈耳庇厄与塞壬密切相关,以至于有时很难区分这两个神话生物。 唯一能够区分她们的方法,就是通过 accompanying inscription 或清晰可辨的语境,例如菲涅斯的故事。
尽管如此,就像她们的鸟类姐妹一样,古代神话中的哈耳庇厄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和语言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证明了她们最初形象的可怕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