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棉帝国的古都“吴哥”,人们总会联想到一座“失落”的城市。普遍的观点认为,这座城市在15世纪突然被遗弃,消失在柬埔寨的丛林中,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一位勇敢的欧洲探险家“发现”。然而,吴哥被遗忘、需要重新发现,甚至是被迅速遗弃的说法都是不实的。
吴哥:神王的城市
由莫里斯·菲维特绘制的耶输跋摩一世站在神圣的山峰上,图片来自吴哥数据库亚洲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靠近现代的暹粒城,是高棉帝国的旧都。这个文明大约在公元9世纪兴起,一度统治了东南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高棉人称这座城市为耶输陀罗波罗,以其宏伟的寺庙和先进的水利系统而闻名,该系统在鼎盛时期支持了多达一百万居民。被称为“天人王”的高棉国王们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建造各种“寺庙山”、堤道和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石质建筑,以彰显他们的权力和权威。
莫里斯·菲维特的画作,描绘了建造吴哥窟的工人们。图片来自吴哥数据库亚洲
然而,这个建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碑的黄金时代并没有永远持续下去。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社会和经济变化的结合导致了高棉文明的转型。与中国的海上贸易日益重要,以及从印度教向小乘佛教的转变,都被认为是潜在的原因。来自日益强大的暹罗王国的军事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最近,考古学家提出,气候变化以及长时间干旱和洪水的影响也可能是原因。他们认为,这可能导致支持这座城市的水利系统停止运作。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高棉文明发生了一段漫长的变化。其影响是吴哥人口减少,并向东南方向迁移到湄公河河岸。这一迁移发生在16世纪初,靠近现在的首都金边。
吴哥:丛林中的亚特兰蒂斯?
吴哥窟。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吴哥经历了暹罗人的多次入侵和统治时期。几个世纪以来,高棉人一直试图夺回这座城市。然而,权力中心一旦转移到金边,就再也没有回到旧都。到16世纪60年代左右,吴哥人口稀少,水利系统也无法运作,它不再是曾经的城市。曾经容纳成千上万居民的木制和茅草房屋被该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所侵蚀。石砌的寺庙、道路和城墙依然屹立,经受住了气候的考验,但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丛林逐渐蔓延。然而,吴哥的历史并非关于无尽的衰落和崩溃,也并非关于一座被遗忘的城市被重新发现,而是关于一种持续的转型和变革。
尽管如此,关于这座高棉古都的“失落城市”的叙述却在欧洲殖民该地区后兴起并流行起来。这种版本的叙述至今仍然盛行,并在纪录片、新闻文章和流行历史网站上被随意分享。这种浪漫的版本事件带有西方文明找到了土著人“失去”的宝物的含义。这也用来为随后的殖民项目合法化。这是一个对高棉历史的误解和轻蔑的理解,需要挑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了解这种关于吴哥的常见比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高棉文明经历了怎样的转型。
亨利·穆奥的“发现”吴哥
亨利·穆奥,由H·鲁索绘制。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早在1859年就在柬埔寨王国待了一年多。他见过国王,并参观了乌栋的皇家首都和金边的市场城市。他研究了该地区的动植物,并猎捕老虎、猴子和大象等大型动物。当时,法国正在发动战争以殖民邻近的越南,穆奥写道,如果柬埔寨也能被占领,它将“为法国皇冠增添一颗璀璨的宝石”。他认为柬埔寨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并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担忧。然而,他也将现在的状况与一个光辉的过去相比较,当时它是一个“强大而人口众多的国家”。他说,这些证据“可以在各省遇到的壮丽遗迹中得到证明……我打算去参观。”
他计划参观的遗迹是吴哥巨大的石质寺庙和金字塔群。1860年1月,穆奥被一位法国传教士埃德蒙·西尔维斯特神父带到那里,他在日记中特别感谢了他们在带领他穿过森林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礼貌和精力。穆奥对他在吴哥所见所闻的描述很好地捕捉到了这座中世纪城市遗留下来的压倒性的美丽。他最赞赏的是吴哥窟,这座环绕着护城河的庞大寺庙,也许是高棉建筑和设计的顶峰。他形容它为“所有遗迹中最美丽、保存最完好的……让他忘记了旅途的疲惫,充满敬畏和喜悦,就像在沙漠中发现一个绿洲一样。”
穆奥的遗产
穆奥日记中的吴哥窟素描。图片来自吴哥数据库
穆奥在考察柬埔寨和吴哥后一年就去世了,他在探索老挝时死于疟疾。然而,他旅行日记在不久后就被翻译出版了。日记中包含了对吴哥的详细描述和图画,这些生动的描绘在欧洲引起了轰动。除了关于吴哥的章节外,他的日记也为研究近代柬埔寨的历史学家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资料,以及法国殖民时期(1863年开始)之前柬埔寨各个地区生活的一个快照。
穆奥充满着殖民主义精神,并相信西方文明可以解决柬埔寨的问题。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他的日记确实展现了一个对探索充满热情的人。他的文字显示出他对学习的真正好奇心和渴望,尽管其中混杂着那个时代常见的轻蔑言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表示他并不想强加自己的观点于任何人,“只是想披露这些纪念碑的存在”。他的文字也表明,他自己并不认为高棉人失去了这些遗迹,他注意到这些遗迹对当地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的日记中也没有任何声称或暗示他“发现了”吴哥。然而,这个传说在他死后流传开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欧洲人声称“发现”吴哥
穆奥绘制的吴哥窟另一幅素描。图片来自吴哥数据库
反驳吴哥在那个时代被欧洲人“重新发现”的说法不仅仅是历史吹毛求疵的一个例子。即使从欧洲中心的观点来看,将“发现”吴哥的全部功劳归于穆奥的说法也是明显错误的。虽然他的作品在将这座城市的知识带给西方世界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必须被视为“重新发现”了这座中世纪城市。从他保存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几个月前他就被告知了要参观的“壮丽遗迹”,这意味着他不是偶然发现它们的。同样,他也是由熟悉那里位置的传教士带到那里的。这些事实表明,这座寺庙群即使对在该国的外国人来说也是众所周知的,这与穆奥独自或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吴哥的任何想法都相矛盾。
同样,声称穆奥是第一个从西方人的角度“发现吴哥”的人,也忽略了在他之前访问过吴哥的许多西方人。除了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几十年的法国传教士外,葡萄牙修士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莱纳也可以声称是16世纪末第一个访问这座寺庙的欧洲人。亚洲和柬埔寨周边地区的非欧洲旅行者也对这个地点感兴趣。日本朝圣者曾绘制过吴哥窟的布局图,吴哥窟已成为佛教徒的一种朝圣地。
如今在吴哥窟的佛教僧侣。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穆奥“发现”吴哥的说法,就相当于如今一位社交媒体网红在某个异国他乡度假时“发现”了一家餐厅。这家餐厅一直被当地人或游客使用,但他们并没有想把自己的体验分享给数百万网民。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是“推广”,这需要有一个前提,即在特定的海外受众中推广。对于常客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这清楚地突出了关于吴哥“被发现”或“重新发现”的核心问题——它忽略了当地居民和创造了这座城市的文明。
吴哥的“失落城市”神话
从空中俯瞰吴哥窟。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也许对吴哥被欧洲人“重新发现”这一说法最严厉的挑战是,高棉人自己从未失去过他们的旧都。正如前面所述,这座城市经历了多次入侵,以及支撑其大部分人口的水利系统的缓慢崩溃。虽然确实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人口减少,不再是一个功能完备的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在某个灾难性事件中突然被遗弃,然后被遗忘。吴哥城及其周边地区被用作高棉军队对暹罗作战的集结地,因此仍然很重要。最近的考古工作也从陶瓷发现中提供了证据,证明在该市据称崩溃后,吴哥地区一直有人居住。
此外,请记住,吴哥窟与更大的城市分离,从未被“遗弃”,一直被宗教信徒使用。它一直是高棉文明的一个基本文化特征,即使是在不再使用该地区作为首都的情况下。高棉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国王在该市据称被遗弃一个世纪后返回吴哥的故事。吴哥窟上的铭文以及对它和其他寺庙的部分修复证实了权力和权威与该遗址的重新连接。随后,不同的皇室成员经常前往吴哥窟,并在16世纪后期和18世纪进行进一步的铭文刻制和翻修。当法国殖民者在19世纪进行考古和保护工作时,仍有僧侣住在吴哥窟的围墙内。
所有这些都证明,特别是吴哥窟,以及更广泛的吴哥地区,不应该用“失落城市”的简单术语来理解。灾难性的突然崩溃或毁灭从未发生,该地区被高棉皇室所知,当地居民一直居住在那里,而像吴哥窟这样的寺庙一直在被信徒在物质和精神上维护和居住。
揭穿关于吴哥的神话:为什么重要
巴戎寺的人脸。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继续宣扬吴哥或其他类似地方被遗忘的说法,强加了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简单化的历史观。除了这种说法被证明是错误的,并且沉溺于更适合虚构领域的比喻之外,它还使过时的殖民主义世界观合法化。高棉文明并没有消失,他们的帝国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经历了变化和转型。这个过程不像“失落城市”神话的陈词滥调那样令人兴奋,但它是历史现实。如今,继续宣扬法国殖民者“发现”吴哥的神话,不太可能是故意或出于恶意。相反,它源于对历史的无知、对耸人听闻的标题的依赖,或者对不良来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