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位于北非沿海的马格里布地区,介于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突尼斯,首都,一直是地中海贸易路线上的繁荣港口城市。历史学家贾米尔·阿布-纳斯尔解释说,最早的定居者被称为“利比亚人”,尽管在公元前10世纪被归类为柏柏尔人。这个国家经历了从罗马人到19世纪的法国人的几个世纪的帝国征服。由哈比卜·布尔吉巴领导的民族主义者在1956年获得了突尼斯独立。
王朝更迭
凯鲁万大清真寺全景。来源:维基百科
突尼斯最著名的或许是古代地中海强国迦太基的中心地带。迦太基由来自提尔港口的腓尼基人建立为殖民地前哨,后来发展成为地中海帝国强国。迦太基不断增长的力量导致了其与罗马共和国的冲突。罗马最终在三次布匿战争中击败了迦太基。
罗马人称征服的省份为非洲,后来该省份成为非洲大陆的名字。此外,罗马人还复兴了曾经被摧毁的迦太基城。事实上,迦太基成为了罗马北非基督教的动态中心。
罗马统治之后,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的入侵者。公元670年,突尼斯沦陷于阿拉伯征服者之手,这一事件将伊斯兰教传入该国。到9世纪,凯鲁万成为伊斯兰教学习和商业中心。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海雷丁·巴巴罗萨肖像,由M. Kacim绘制,未注明日期。来源:维基百科
奥斯曼军队通过1516年征服阿尔及尔在马格里布地区站稳了脚跟。然而,奥斯曼人实际上间接统治着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例如,突尼斯基本上仍然在哈夫西德王朝的控制之下,时间在1229年到1574年之间。
哈夫西德人统治着一个以突尼斯为中心的繁荣的商业帝国。正如历史学家贾米尔·阿布-纳斯尔指出的那样,地中海各地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商人与哈夫西德突尼斯进行贸易。然而,到16世纪,哈夫西德人与西班牙和奥斯曼支持的海盗之间陷入冲突。
例如,著名的海军司令兼私掠者海雷丁·巴巴罗萨在1534年领导了第一次奥斯曼征服突尼斯。1574年突尼斯第二次奥斯曼征服建立了突尼斯摄政国。
但与以前一样,奥斯曼统治是遥远的,权力由当地官员代表苏丹行使。在16世纪,被任命的奥斯曼官员,被称为帕夏,他们的影响力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两名行政长官。第一个是军事指挥官,被称为戴伊。另一位官员,贝伊,负责各种行政任务,包括收税。
到17世纪初,贝伊成为更有权势的官员。因此,突尼斯统治者采用了贝伊或领主的称号。1613年,一名名叫穆拉德·贝伊的科西嘉血统的禁卫军在突尼斯建立了穆拉迪德王朝。最后一位穆拉迪德统治者穆拉迪德二世贝伊于1675年去世,突尼斯陷入了一场被称为突尼斯革命的内战。此外,西班牙军队再次试图夺取突尼斯。
胡赛尼德王朝
艾哈迈德一世贝伊肖像,由查尔斯-菲利普·拉里维埃绘制,1846年。来源:维基百科
在西班牙人攻击和内战的动荡中,突尼斯的下一个统治王朝,胡赛尼德人或胡西安尼德人,于1705年控制了突尼斯摄政国。该王朝的创始人,阿尔-胡赛尼一世伊本·阿里·阿特-图尔基,掌权并结束了穆拉迪德王朝统治结束后的多年政治动荡和内战。
自16世纪奥斯曼人征服以来,海盗行为在北非的某些时期很猖獗。包括胡赛尼德人在内的历任突尼斯统治者为巴巴里海盗提供庇护,并从他们的袭击中获益。
巴巴里海盗以阿尔及尔、突尼斯和的黎波里为基地,威胁着地中海的欧洲和后来的美国航运。尽管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利润激增,但海盗行为在19世纪初逐渐减少。历史学家弗兰克·兰伯特指出,美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巴巴里战争期间的军事干预是导致海盗行为衰落的原因之一。
在19世纪,胡赛尼德贝伊主持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例如,受奥斯曼行政改革的启发,突尼斯统治者颁布了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部宪法。然而,突尼斯统治者也给该国的财政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突尼斯摄政国在19世纪30年代后期之前没有公共债务。然而,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尤其是法国、英国,以及后来的意大利,历任胡赛尼德贝伊积累了巨额债务。例如,艾哈迈德一世贝伊在创建一支职业军队上挥霍无度。他监督了莱巴多军事学院的建立。他派遣数千名突尼斯人与奥斯曼军队并肩作战,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
危机
萨多克·贝伊骑马,摄于1864年起义期间,由奥古斯特·莫伊尼埃绘制,约1865年。来源:维基百科
在19世纪后期,一系列挑战困扰着突尼斯摄政国。这场危机导致了法国在1881年建立了突尼斯保护国。
即使是减轻经济问题的尝试也加剧了突尼斯的危机。例如,胡赛尼德统治者萨多克·贝伊实施人头税(梅杰巴)引发了1864年的重大叛乱。农村人口对税务员进行了顽强抵抗。作为回应,由艾哈迈德·扎鲁克将军率领的军队对农村社区进行了恐怖统治。
历史学家德里克·霍普伍德说,扎鲁克在1864-1865年残酷镇压所谓的梅杰巴起义给突尼斯社会造成了深深的伤痕。此外,镇压叛乱迫使突尼斯政府更加依赖外国债权人。
与此同时,来自欧洲的移民加剧了欧洲帝国列强之间对资金短缺的突尼斯摄政国影响力的竞争。意大利社区在19世纪后期的突尼斯继续增长。事实上,一群来自利沃诺的意大利犹太商人是16世纪第一批在突尼斯永久定居的外国人。
到了19世纪,历史学家茱莉娅·克兰西-史密斯指出,突尼斯成为南意大利人和马耳他人移民的热点。事实上,一些社区成员作为部长和贝伊的顾问在突尼斯政府中声名鹊起。
然而,在意大利统一或意大利复兴运动之后,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将突尼斯视为潜在的殖民地。这使意大利与法国发生冲突,法国长期以来一直将马格里布视为法国势力范围。
法国统治下的突尼斯
突尼斯海军大道照片,1885年,由伯纳德·布雷特拍摄。来源:维基百科
突尼斯的财政挑战以及北非日益加剧的法意竞争危及了贝伊在突尼斯的自治权。事实上,正如肯尼斯·珀金斯所解释的那样,突尼斯自治的最后打击来自1878年的柏林会议。作为谈判的一部分,法国获得了英国的保证,即不会反对法国未来控制突尼斯。
法国在1881年对突尼斯采取了行动。在突尼斯军队非法越过法国阿尔及利亚边境的借口下,法国军队入侵了突尼斯。不久之后,法国迫使贝伊签署了巴多条约,承认突尼斯为法国保护国。
胡赛尼德贝伊在突尼斯仍然是名义上的君主。然而,权力掌握在法国驻地总督手中,他有权以贝伊的签字立法。法语很快成为政府、教育和文化的特权语言。
法国官员监督了该国几个地区的广泛城市发展项目。此外,他们扩建了该国的铁路系统。尽管早期法国统治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突尼斯人开始组织反对力量。
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动员了法国殖民地人民。例如,有8万突尼斯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大约1万人阵亡。战争及其直接后果给法国帝国带来了反殖民民族主义浪潮。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在突尼斯引起多少反殖民活动。
尽管缺乏公开抵抗法国统治,但突尼斯民族主义在这个时期有所增长。例如,各种知识分子和活动家团体通过多种出版物讨论了突尼斯的未来。这些辩论也以宪章党(Destour)的形式形成了政治行动。
哈比卜·布尔吉巴与突尼斯独立
哈比卜·布尔吉巴(左)和穆罕默德八世·艾尔-阿明·贝伊,约1956年。来源:维基百科
突尼斯最著名的民族主义者是哈比卜·布尔吉巴。历史学家对布尔吉巴的青年时代知之甚少。例如,他的出生日期仍然存在争议,尽管他的传记作者认为是1903年。我们确实知道,布尔吉巴年轻时离开突尼斯到法国学习。
布尔吉巴回到突尼斯后,成为了一名突尼斯独立的杰出活动家。他因反殖民活动而多次入狱。1934年,布尔吉巴从宪章党中分离出来,并帮助组织了新宪章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彻底改变了突尼斯的形势。首先,突尼斯民族主义者面临着选择。他们可以帮助法国,参加抵抗德国和意大利入侵者的行动。或者,他们可以与轴心国合作,反对法国。
尽管法国将其监禁,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也向其示好,但布尔吉巴呼吁突尼斯人支持法国及其盟友对抗轴心国。德里克·霍普伍德说,尽管如此,还是需要美国官员施压,才能将布尔吉巴从法国监管中解救出来。
布尔吉巴和萨拉赫·本·尤瑟夫等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在突尼斯从法国独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20世纪50年代初,突尼斯出现了对法国统治的武装抵抗。然而,独立主要来自于法国和法国帝国内部的外部因素。
例如,皮埃尔·孟戴斯在1954年担任总理,标志着法国在帝国政策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此外,法国在印度支那(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和阿尔及利亚的军事失利让法国官员对抵抗突尼斯独立的要求热情不高。
因此,法国于1956年3月20日承认了突尼斯独立王国。最后一支法国军队于1963年10月从突尼斯撤军,此前发生了一起与阿尔及利亚冲突有关的暴力事件。
从布尔吉巴到本·阿里
哈比卜·布尔吉巴总统官方肖像,1960年。来源:维基百科
哈比卜·布尔吉巴成为总理,领导着穆罕默德八世·艾尔-阿明国王的政府。然而,布尔吉巴很快转向君主制,并组织了废黜国王。因此,自1705年以来由胡赛尼德贝伊主导的君主制于1957年7月被废除。
很快,宪法改革导致布尔吉巴作为新的突尼斯共和国总统巩固了权力。到1974年,突尼斯薄弱的立法机构宣布布尔吉巴为终身总统。根据他的传记作者德里克·霍普伍德的说法,布尔吉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宣传自己的遗产。
例如,布尔吉巴在突尼斯各地的中心广场竖立了数十尊自己的雕像。他还确保广泛宣传外国高层人士访问总统府。然而,他最重大的个人项目是建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陵墓。最初,布尔吉巴计划在突尼斯建造这个陵墓,但最终决定应该在他的家乡莫纳斯提尔建造。
最终,健康问题、丑闻和动荡的经济导致布尔吉巴失去对权力的控制。他的一位部长,齐内·阿比丁·本·阿里,在1987年控制了政府。正如德里克·霍普伍德指出的那样,布尔吉巴被从总统府中带走,但没有被带到他的宏伟陵墓。相反,他被软禁在家。尽管如此,而且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布尔吉巴偶尔会与本·阿里通话。他于2000年去世,葬于陵墓。
本·阿里很快在突尼斯建立了类似的控制权,直到2011年。
革命
突尼斯军队坦克在茉莉花革命期间停在突尼斯主教座堂前,2011年1月,拍摄者:M. Reis。来源:维基百科
本·阿里在2011年初失去权力,这是由于一场被称为茉莉花革命或尊严革命的反政府运动。玛拉特·阿勒-阿加指出,在2011年1月到2013年之间,来自中东和北非的七个其他国家加入了突尼斯,进行了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改革运动。
正如尤金·罗根解释的那样,阿拉伯之春的火花出现在2010年后期的突尼斯。2010年12月,穆罕默德·布瓦吉吉为了抗议地方当局的行为而自焚。反对本·阿里政府的示威活动迅速蔓延到全国。本·阿里逃往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在那里于2019年去世。
突尼斯在2011年的革命事件开启了该国历史上充满了动荡和乐观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