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1日,纳粹德国入侵了宣布中立的卢森堡大公国。到1942年,卢森堡完全被纳入纳粹德国的管辖之下,成为纳粹民政当局的一部分。在占领期间,德国政府推行“德国化”政策,试图消除卢森堡的民族认同,这最终导致了1942年当地人民的抗议和罢工。1944年,盟军帮助卢森堡恢复了独立。
二战前的卢森堡
卢森堡士兵的照片。
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位于欧洲西北部,与法国、比利时和德国接壤。这片狭小的土地位于法国和德国的南部和东部,充当着缓冲区。由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欧洲列强一直热衷于控制卢森堡的领土。
1866年普奥战争之后,德意志邦联解体。1867年5月11日,包括普鲁士、法国和英国在内的六个欧洲大国在伦敦签署了《伦敦条约》,改变了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确立的欧洲政治秩序,并确立了卢森堡为一个中立的政治实体。
在签署1867年《伦敦条约》之前,卢森堡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自维也纳会议以来,许多普鲁士军队驻扎在那里。同时,卢森堡也与荷兰王国处于某种“个人联合”状态。根据联合法的规定,卢森堡和荷兰共有一个统治君主,但他们在司法和国家利益方面保持独立。
1600年左右的卢森堡城,由G.Braun / F. Hogenberg绘制,1598年。
在普奥战争结束的《布拉格条约》签署期间,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在欧洲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条约建立了普鲁士主导的北德意志邦联。拿破仑三世担心普鲁士的扩张,向荷兰国王威廉三世提出,愿意用大量的资金(500万荷兰盾,即荷兰货币)换取卢森堡的领土。考虑到卢森堡的战略地位,由俾斯麦领导的普鲁士反对这一提议。法国要求普鲁士撤军,否则将诉诸武力。欧洲大国再次处于战争的边缘,这就是著名的“1867年卢森堡危机”。
夏洛特大公夫人。
英国在伦敦举办了政府间会议,因为担心即将到来的冲突会削弱其战略盟友比利时。会议的结果是建立了独立的中立的卢森堡大公国,这被视为一个承诺,即卢森堡将不会被卷入大国之间的冲突。普鲁士撤军,卢森堡不再是德国的一部分。
然而,在一战初期,1914年8月2日,普鲁士的继承者德国入侵了卢森堡,违反了其中立地位。占领卢森堡的决定是基于施里芬计划。根据该计划,卢森堡将成为德国军队进攻法国的军事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后勤枢纽。
尽管抗议不断,但卢森堡无力抵抗。德国和卢森堡的经济相互依存。在之前的几年中,德国工业公司和工厂在卢森堡的钢铁行业进行了大量投资。他们相互之间的铁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经济关系。
由马特乌斯·塞特绘制的卢森堡要塞地图,其中包括要塞和城市景观。
考虑到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玛丽·阿德莱德大公夫人曾多次尝试与德国当局合作。其中一个建议是在德国胜利的情况下,在德国领土内建立卢森堡大公国,并给予其一定程度的自治权。盟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和日本——意识到卢森堡的交通和工业设施对德国的重要性,以及大公夫人与德国的合作企图,对卢森堡进行了136次轰炸,造成53人死亡。最终,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时间是1918年。
一战结束后,卢森堡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由夏洛特大公夫人统治,她从1919年到1946年一直担任大公夫人。在1919年到1939年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卢森堡重申其独立和主权,并再次宣布其对中立的承诺。
纳粹占领卢森堡
1936年德国“种族”和“文化”领土地图。
在希特勒的领导下,纳粹德国于1940年5月10日入侵了卢森堡。除了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钢铁和铁矿)之外,希特勒还认为卢森堡在种族和文化上属于德国。实际上,卢森堡与德语区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包括在19世纪成为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这种联系对卢森堡的习俗和传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它类似于德国。农村人口和精英阶层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德语。
根据纳粹德国的扩张政策,即“生存空间”,占领卢森堡不仅是为了获得通往法国和比利时的通道,也是为了将居住在卢森堡的德国人送回他们应该去的地方:第三帝国。
吞并卢森堡并不困难,因为作为中立国的卢森堡没有常备军队。夏洛特大公夫人、她的家人和整个政府在德国入侵的初期就逃离了卢森堡,他们先抵达法国,然后到达西班牙,最后在英国伦敦建立流亡政府。
仅仅两个月后,纳粹德国宣布在卢森堡建立军事行政当局,并在1940年8月将其改为民政当局,一直持续到1944年9月美军解放卢森堡。
1939-40年,德国宣传海报描绘了欧洲战争。
第三帝国新成立的民政当局将卢森堡视为其“新欧洲秩序”的一部分。根据纳粹意识形态,新欧洲将代表一个泛德意志种族国家。为了成功地容纳德国种族,第三帝国需要向中欧和东欧扩张,并且按照纳粹意识形态,必须彻底消灭那些拥有犹太和斯拉夫血统的“种族劣等人”。
二战期间的卢森堡。
德国化和纳粹化被认为是实现新欧洲秩序的主要工具。在卢森堡,希特勒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古斯塔夫·西蒙。西蒙热衷于将卢森堡人口德国化,并且没有预料到会遇到太大的抵抗。他用以下话表达了他的目标:
古斯塔夫·西蒙的民政当局发起的改革给卢森堡人口带来了许多变化。1940年8月初,被称为“Schutzpolizei”的德国警察部队开始在街上巡逻,同月成立了“Sondergericht”,这是一个由纳粹德国设立的法院,拥有执行刑罚的权利。
到8月底,除“Volksdeutsche Bewegung” (“民族德国运动”)外,所有主要的卢森堡政党都被解散。1941年9月,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SDAP)在卢森堡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对该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几乎所有级别的行政职位都被分配给了德国国民,他们严格控制着当地人民的社会文化生活。
除了政治压力之外,卢森堡在教育、文化和宗教领域也遭受了镇压。在纳粹德国占领之前,卢森堡绝大多数公民都是天主教徒。新成立的民政当局命令解散天主教修道院,没收其财产。教育机构被用来传播纳粹宣传,他们强制推行德语作为唯一的官方语言。
反抗占领
1940年5月至10月,卢森堡的军事占领。
第三帝国遭到了强烈的抵抗。除了少数与纳粹政权合作的人外,大多数卢森堡人强烈反对占领,并试图维护民族认同和主权。
在纳粹吞并卢森堡后的第一年内,成立了大约十个抵抗组织。抵抗组织数量的增长可以看作是政治镇压以及二战经济和社会困境造成的恶劣生活条件的结果。虽然他们都有不同的政治目标,但他们都反对纳粹政府,并致力于解放卢森堡。
抵抗组织最初的行动仅限于纯粹象征性的抗议行为,例如分发反纳粹宣传海报。宣传工作针对纳粹的宣传,他们声称卢森堡是德国的一部分,并以“回家乡”的口号来证明这一点。
抵抗组织成员还试图帮助被捕或受迫害人员的家属,并公开加入盟军的武装力量。
强烈抵抗组织出现的催化剂是纳粹决定对卢森堡出生于1920年至1927年之间的男性工人(约11000名应征者)实行义务兵役,并强迫他们参加对盟军的作战。 “卢森堡国民走私者和帮助逃跑者联盟” (UPAFIL)积极帮助公民逃离卢森堡,以避免被征兵。
德国利姆堡附近的铁路,拍摄于突出部战役期间。
为了反对征兵到纳粹国防军(Wehrmacht),卢森堡的工人于8月31日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罢工。抗议者首先在维尔茨举行示威,拒绝上班。抗议浪潮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地下报刊迅速进行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散发宣传和信息传单。然而,在短短几天内,第三帝国的民政当局有效地通过强制手段镇压了反对派。结果,约200人被捕,约20人被处决。
1942年9月的卢森堡大罢工在盟国的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报道。它被誉为纳粹德国占领区第一个有形的抵抗行动,它揭露了纳粹的宣传,即卢森堡公民自愿加入了第三帝国的军队。1942年9月13日,《纽约时报》用以下文字表达了对卢森堡人民勇气的赞扬:“他们坚强而顽强,尽管面临着逆境,但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1942年9月在卢森堡发生的总罢工被认为是纳粹德国占领区发生的第一次总罢工。
二战后期卢森堡
1945年,美国第三军部队在卢森堡迪林根作战。
到1944年,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失败已成定局。盟军在西线取得了进展。1944年9月9日,美军第五装甲师进入卢森堡的佩坦日。他们没有遇到德国军队的抵抗。9月10日,卢森堡首都解放。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美军向北和向东推进,靠近德意志边境。到9月14日,整个卢森堡都从德国军队手中解放了。
当卢森堡人民和盟军庆祝胜利,并恢复了其独立时,德国军队在1944年12月在摩泽尔河(流经法国和卢森堡东北部,流入德国西部)沿线发动了反攻。希特勒命令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约德尔组织反攻。根据纳粹的计划,德国人打算穿过卢森堡和比利时阿登地区,越过默兹河,夺回安特卫普,这是一个重要的盟军后勤枢纽。
第11装甲师的坦克在孔皮涅等待行动命令。
1944年12月16日,纳粹德国袭击了美军。尽管袭击突如其来,而且天气多雪多雾,但美军第28步兵师表现出了强烈的抵抗。卢森堡人将纳粹对盟军的反攻称为“阿登进攻”,也被广泛称为“突出部战役”。
1945年2月22日,盟军解放了最后一个城镇——维安登,标志着卢森堡的彻底解放。1945年1月25日,突出部战役正式结束。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将突出部战役描述为“无疑是美军在战争中打的最艰苦的一场战斗。”
确实,这场战斗耗尽了纳粹德国的资源,包括人力。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然而,美军约有75,000名士兵丧生。德国人损失了80,000至100,000名士兵。
夏洛特大公夫人于4月14日从流亡中返回。不久,在5月8日,希特勒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在纳粹占领的短暂时期内,卢森堡有5700人丧生,占其总人口的2%,是西欧国家中死亡率第二高的国家。二战后,卢森堡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重建了饱经战火的国家和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