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摇摆州”一词在美国早期历史上并不常见,但现代选举竞争的种子却早已播下,甚至是最小的州也能决定国家选举的结果,这种现象逐渐成为美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时间推移,拥有多元选民的州,其选举人票将可能投向两大党派中的任何一方,从而左右那些有志于竞选美国最高职位的人的竞选策略。
摇摆州的起源
“摇摆州”这一术语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流行,甚至在那时,也很难准确确定其起源。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美国政治领域以地区偏好和州的大小为特征。1824年,一场激烈争夺的总统选举,出现了来自同一民主-共和党派的四位关键候选人,最终导致选举人票没有明确多数。
在众议院决定选举结果后,亚当斯以一项争议性的决定赢得总统职位,美国人开始意识到美国政治的不稳定性。虽然当时尚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摇摆州,但某些州相对于其他州的重要性——在本例中,拥有更多选举人票的大州胜过小州——表明州可以影响选举结果。安德鲁·杰克逊赢得了普选,但未能获得人口较多的州,因此无法获得选举人团的绝对多数票。
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形成两党制:首先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后是民主党与辉格党,最后是民主党与共和党。随着美国向中西部扩张,人口增长,纽约、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拥有大量选举人票的州,在国家选举中成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
到1844年选举时,很明显,如果总统詹姆斯·K·波尔克没有获得纽约州的36张选举人票,他绝不可能获得超过对手亨利·克莱的105张选举人票的170张选举人票。尽管没有使用“摇摆州”这个词,但摇摆州的概念,即能够通过其不稳定的选民来决定国家选举获胜者的州,已经成为美国政治格局中的一个事实。
内战与重建
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以180张选举人票战胜了对手,获得了总统职位,而对手的总票数为123张,尽管林肯没有出现在南方各州的选票上。这场选举的结果,导致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并引发了美国内战,证明了北方人口增长及其由此带来的选举人票优势的重要性。
然而,直到1876年的选举以及备受争议的1877年妥协,才真正展现出关键州在决定一场紧密的总统竞选结果中的重要性。随着南北各州的政治分野逐渐清晰,北方主要支持共和党,南方则偏向民主党,全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南方三个仍然处于联邦军队占领下的州,因为这些州正处于重建时期。
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成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摇摆州”,即两大政党都有可能赢得的州。联邦军队保护最近获得选举权的非洲裔美国选民的存在,以及其他以民主党为主的南方州,使这三个地区独一无二,因为在选举日到来之前,没有人知道它们会倒向哪一边。命运弄人,两位候选人都没有获得所需的185张选举人票来直接赢得总统职位。
虽然这三个州加起来只有19张选举人票(俄勒冈州还有一个有争议的选举人票),但共和党人拉瑟福德·B·海斯和民主党人塞缪尔·蒂尔登都不能没有它们赢得总统职位。蒂尔登获得了184张选举人票,距离赢得总统职位仅差一票,而海斯获得了165票。两党都宣称对有争议的州拥有权利;因此,它们19张选举人票没有计入总票数。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南卡罗来纳州设立了各自的选举委员会,并报告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导致了一场宪政危机。
国会设立了一个特殊的选举委员会,以争议性的方式将有争议的选举人票(加上俄勒冈州的一票)授予海斯,使他获得了所需的185票,而蒂尔登只有184票。在被称为1877年妥协的协议中,南方民主党和北方共和党人之间达成了一项非正式的、不成文的协议,海斯承诺将总统职位让给他的对手,以换取联邦军队撤出南方,这实际上结束了重建,并允许南方民主党人重新控制有争议的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取决于摇摆州,选举结果可能将总统职位拱手让给任何一位候选人。
20世纪
“摇摆州”一词首次广泛使用是在美国政治史上最令人惊叹的选举之一中。在1948年,现任总统哈里·杜鲁门面临着一场艰难的连任挑战,因为劳工骚乱、通货膨胀以及人们对他民权政策的不满情绪,导致他的民主党分裂,而共和党在1946年中期选举中取得成功。所有民调和政治分析人士都认为纽约州州长托马斯·E·杜威将会获胜。杜鲁门不屈不挠,发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积极竞选活动,让他的列车穿越美国的小城镇,让总统能够直接与选民进行交流。
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尤其引人注目。前两个州拥有重要的工业工人和农民投票群体,杜鲁门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媒体将这三个摇摆州定位为拥有大量多元选民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获得足够的支持将使它们倒向任何一方。在俄亥俄州,总统寻求工薪阶层选民的支持,特别是工会工人;在伊利诺伊州,则是城市选民和农村选民;而在加利福尼亚州,则是支持杜鲁门“公平交易”国内计划的进步人士,该计划旨在继续罗斯福的新政政策。选举日到来时,这三个有争议的州都以微弱的优势倒向了杜鲁门;在俄亥俄州,仅仅赢得了7000票。杜鲁门在1948年的意外胜利证明了摇摆州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西部和西部地区,那里的人口足够多元,以至于阻碍了这些地区对某个特定政党平台的认同。
仅仅12年后,1960年参议员约翰·F·肯尼迪(JFK)和现任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之间的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最接近、最戏剧性的选举之一。由于竞争非常激烈,两位候选人创造了一个先例,这个先例在随后的选举中被大多数候选人效仿,即放弃在已经坚定地支持各自政党的州举行大型活动和露面。相反,他们将精力集中在关键的摇摆州,当时被认为是伊利诺伊州、德克萨斯州和密歇根州,分别拥有27票、24票和20票。由于选民情绪如此接近,并且后来被肯尼迪和尼克松之间的普选票差距不到0.1%所证明,选举人票将成为赢得选举的关键。
在每个关键州,肯尼迪的竞选活动都针对特定的人群,以将该州拉向肯尼迪一边。在德克萨斯州,JFK呼吁自由派和少数族裔选民的支持,并利用他的竞选搭档林登·B·约翰逊的影响力来争取该州保守派民主党的支持。在密歇根州,目标是组织起来的工人和城市选民,而在伊利诺伊州,重点则是民主党政治领袖理查德·J·戴利。最终,肯尼迪赢得了所有三个关键摇摆州,并获得了足够的选举人票(303票对尼克松的219票),确保了总统职位,证明一个人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竞选活动来赢得选举。
小布什的选举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人小布什与民主党人戈尔之间的竞争,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最具影响力的选举之一——尤其是在强调摇摆州的重要性方面,因为在紧密的选举中,结果取决于单一州的选举结果。虽然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都被列为有待争夺的摇摆州,但最终是佛罗里达州成为这场选举中最决定性的战场。
在选举之夜,结果取决于佛罗里达州及其25张选举人票,这将决定最终的赢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该州极其接近的计票结果上,各大电视台甚至过早地宣布戈尔赢得了佛罗里达州,只是后来撤回了声明,宣布小布什获胜。佛罗里达州的投票差距非常小,以至于触发了自动重新计票,使这个南方州陷入了法律和政治争议的中心。
两党都对计票程序提出了诉讼,声称选举被窃取了。2000年12月12日,美国最高法院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布什诉戈尔》中叫停了人工重新计票,佛罗里达州最终将25张选举人票授予小布什,使他获得了271票,而戈尔获得了266票。尽管赢得了普选,戈尔还是在佛罗里达州以微弱的537票差距输掉了选举,这表明在摇摆州中,每一张选票都可能决定全国总统竞选的结果。
到2004年,四年前的所有摇摆州都可能再次倒向任何一方。这次,小布什总统在竞选早期就确保了佛罗里达州的支持,并将竞选资源投入到俄亥俄州,以确保该州至关重要的20张选举人票。而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则将重点放在该州的城市中心,而现任总统则将目标对准俄亥俄州的农村地区和福音派选民。由于该州面临着严重的失业和去工业化问题,经济似乎比克里指责小布什政府拖延的伊拉克战争更重要。总统最终以大约118,000票的优势赢得了俄亥俄州,再次证实了俄亥俄州作为美国政治中最重要摇摆州之一的地位。
俄亥俄州是摇摆州的典型代表,它在一个紧密的国家选举中可以发挥超常的影响力。与其他摇摆州一样,俄亥俄州的历史性不可预测性源于其人口的多样性、经济结构和地理位置。这个中西部州由克利夫兰、哥伦布和辛辛那提等大型城市地区构成,这些地区倾向于投票给民主党,而广阔的农村地区则倾向于保守的共和党,以及围绕其大城市的郊区地区,这些地区会随着全国趋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其政治倾向。再加上该州庞大的工业、制造业和农业部门,这些部门催生了一个对贸易、政策和经济不平等非常敏感的选民群体,这也为赢得该地区选民的支持提供了蓝图。与任何其他摇摆州一样,俄亥俄州的选民群体势均力敌,导致该州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轮流支持,两党在竞选期间从未将该州视为囊中之物。
虽然摇摆州的名单可能因选举而异,但始终在国家选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州,包括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亚利桑那州、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内华达州——所有这些州都像俄亥俄州一样,由于其多元的选民群体而具有竞争力。正如历史所示,摇摆州的特点是选举结果不稳定,竞争激烈,两党都没有明显的优势,最小的胜利差距也可能决定最终的赢家,无论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