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拥有超过150万件艺术品,想要探索这座殿堂中最精彩的藏品,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然而,大部分参观者只有几个小时的观赏时间。为了避免浪费宝贵的光阴,我们精心挑选出十件必看的经典艺术作品,帮助您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1. 哈特谢普苏特狮身人面像,约公元前1479-1458年(131号展厅)
这件巨大的花岗岩雕塑,源于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大约是在公元前1479年至1458年之间。哈特谢普苏特狮身人面像描绘的是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她是历史上少数几位拥有法老全部权力的女性统治者之一。狮身人面像融合了王权与神圣的象征,狮身象征着力量与威严,而人面则展现出智慧与仁慈。
哈特谢普苏特身着传统的“尼姆斯”头巾,并戴着象征王权的假胡须。这些符号通常与男性法老联系在一起,这体现了她作为法老的合法性。
这件雕塑最初位于底比斯帝王谷哈特谢普苏特神庙的墓葬群中,既起到保护作用,又是她权力的象征。
此外,这件狮身人面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哈特谢普苏特肖像的一部分,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古埃及展厅中,您可以欣赏到更多描绘哈特谢普苏特的艺术作品,其中有将其刻画为男性形象的,也有刻画为女性形象的。
2. 戴草帽的自画像,文森特·梵高,1887年(正面:削土豆的人,1885年)(825号展厅)
这件作品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825号展厅,是文森特·梵高不断探索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它创作于艺术家在巴黎期间,展现出梵高对色彩、光线和笔触的探索与运用。
草帽的鲜艳黄色与外套和背景深沉的蓝色和绿色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梵高对互补色的大胆运用。
梵高在创作这件作品时,既充满了艺术自信,内心又饱受煎熬,这种复杂的情绪反映在他充满张力的眼神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中。
戴草帽的自画像的背面是梵高在1885年创作的削土豆的人。这幅画创作于艺术家在荷兰努嫩的时期,风格更加沉郁,反映了梵高对农民生活和劳动的关注。
3. 构图,皮特·蒙德里安,1921年(911号展厅)
这幅创作于1913年的画作,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911号展厅,是皮特·蒙德里安从具象艺术转向抽象艺术的标志性作品。构图源于立体主义,是蒙德里安早期作品,展现他对简化形式、将主题物简化为几何形状的探索。
蒙德里安对平衡的追求在这件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作品中垂直和水平线条的对比,以及明暗色调的对比,都体现出他的这种艺术理念,并贯穿于他后期的作品中。
虽然构图的色彩相较于蒙德里安后期鲜艳的作品而言更加柔和,但这件作品仍然是其风格转变的桥梁,为其在“风格派”时期所倡导的纯粹抽象和主要色调奠定了基础。
这位出生于荷兰的艺术家,在其艺术生涯中尝试了多种风格,包括印象派和抽象艺术。然而,无论早期受到何种影响,皮特·蒙德里安最著名的成就还是开创了新造型主义运动。
4. 缝纫的年轻母亲,玛丽·卡萨特,1900年(768号展厅)
这幅作品出自玛丽·卡萨特之手,描绘了一位专注于缝纫的母亲。她的年轻女儿依偎在她的腿上,目光注视着观众。卡萨特是19世纪后期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在那个时代,女性从事艺术创作并不常见,卡萨特以其对母子关系的细腻描绘而闻名。
在这幅画中,她描绘了母亲和孩子之间温馨而亲密的纽带。缝纫的年轻母亲充满着温暖和真实感。玛丽·卡萨特的绘画风格主要受印象派影响,这一点在其对光影、柔和笔触和鲜艳色彩的运用中都有体现。
卡萨特曾在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学习,但对该学院对女学生的歧视感到沮丧。女学生常常遭到轻视,无法使用真人模特进行创作。因此,她搬到了巴黎。然而,她在巴黎也面临着挑战,因为她被拒绝进入著名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5. 窗边的一对情侣肖像,菲利波·里皮,1440年(602号展厅)
窗边的一对情侣肖像是一件引人入胜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画中是一位穿着华丽的优雅女子,她凝视着窗外。在女子身后出现了一位男子,他微微前倾,仿佛向女子倾诉着什么。这件作品是意大利现存最早的双人肖像。艺术史家认为画中的人物可能是安吉奥拉·迪·贝尔纳多·萨皮蒂和洛伦佐·迪·拉尼埃里·斯科拉里,两人在1439年左右结婚。
画中出现的窗户,常被解读为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象征,它将观者的注意力引向女子与男子之间亲密的交流。
艺术家菲利波·里皮早年丧父母,由姑姑将他送往修道院,并帮助他走上了绘画的道路。里皮一生中曾被海盗绑架并囚禁了18个月。传说他通过为海盗首领画像获得了自由。
6. 王太后吊坠面具(伊约巴),16世纪(136号展厅)
王太后吊坠面具出自16世纪的贝宁王国,是一件精美的象牙面具。这件作品是为了纪念埃西吉国王的母亲伊迪亚女王而制作的,象征着伊迪亚女王在贝宁王宫中享有的崇高地位和政治权力。伊迪亚女王在儿子埃西吉的统治期间对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也催生了“丽奥巴”即王太后的称号。
面具上刻画了葡萄牙水手的形象和泥鱼,分别代表着贝宁王国与葡萄牙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埃西吉国王作为人神合一的双重身份。面具上还饰有珊瑚珠和刻痕,同样象征着王太后的皇家身份。这件吊坠在埃西吉国王举行纪念其母亲的仪式时会佩戴。
这件象牙面具在英国博物馆有一件姊妹作品,这两件面具以及其他许多文化珍品,都是在1897年英国入侵贝宁城时被掠夺的。时至今日,这些被盗的珍宝被称为“贝宁青铜器”。
7. 与两位学生的自画像,玛丽·加布里埃尔·卡佩和玛丽·玛格丽特·卡雷奥·德·罗泽蒙德,阿黛拉伊德·拉比勒·吉亚尔,1785年(632号展厅)
阿黛拉伊德·拉比勒·吉亚尔创作这件作品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为教师的角色。在这幅大型油画中,艺术家坐在画架前,旁边是她的两位学生,玛丽·加布里埃尔·卡佩和玛丽·玛格丽特·卡雷奥·德·罗泽蒙德。与两位学生的自画像展现了拉比勒·吉亚尔对光影、肌理和构图的娴熟运用,同时也体现了她对18世纪女性接受艺术教育的倡导。
与两位学生的自画像在1785年的沙龙展出,因其对布料的细致描绘而受到赞誉,尤其是拉比勒·吉亚尔所穿的鲜艳蓝色连衣裙。值得注意的是,拉比勒·吉亚尔是少数几位被法国皇家艺术学院接纳的女艺术家之一。她的学生卡佩出现在这幅画中,她一生都陪伴在拉比勒·吉亚尔的身边。
8. 带有阿拉伯铭文的碗,10世纪(450号展厅)
这件产于伊朗尼沙普尔的碗,是萨曼王朝时期陶瓷的杰作。它是一只陶碗,在白色背景上用黑色釉料装饰着阿拉伯文铭文,并覆盖着透明釉。阿拉伯书法是萨曼王朝陶器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只碗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这些书法是装饰性的,但它们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碗上的阿拉伯铭文告诫人们:“工作之前做好计划,可以避免事后后悔;繁荣与和平将伴随你左右。”
这种陶瓷风格在萨曼王朝时期广泛流行,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用品中对美学和道德引导的重视。您可以在大都会博物馆的450号展厅找到带有阿拉伯铭文的碗,在那里您可以了解阿拉伯书法、工艺和日常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伊斯兰世界中的交汇。
这件碗于1965年通过罗杰斯基金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如今它已成为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众多伊斯兰艺术品中的一部分。
9. 玛雅巨型雕像,9世纪(999号展厅)
玛雅巨型雕像是玛雅文明在古典时期(公元250-900年)艺术造诣的象征。玛雅人以其精细的石雕工艺而闻名,他们用这些工艺来描绘统治者、神灵和神话人物,这些人物在他们的政治和宇宙观中至关重要。这件雕像很可能具有仪式或礼仪功能,代表着一位神灵的官方身份。例如,玛雅统治者常常被描绘成神圣的中间人,他们被认为是连接人界和神界的桥梁。像玛雅巨型雕像这样的巨型雕塑,往往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
艺术史学家和学者们认为,这件雕像具体代表的是恰克,玛雅雨神、暴风雨和雷神。据说他用巨大的双刃斧劈开天庭,制造闪电和雷声。值得注意的是,斧头的刀刃已失传。这件雕像高84.5英寸,由石灰石雕刻而成。
10. 持水罐的少女,约翰内斯·维米尔,约1662年 (614号展厅)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17世纪荷兰社会中宁静而精致的家庭生活。它是油画作品,画中一位年轻的、衣着优雅的女子,正在打开窗户,手里拿着一个银质水罐。自然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持水罐的少女是维米尔作品的标志性特征,艺术家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体现在女子周围的奢华物品上,例如,纹理丰富的东方地毯和银盆,都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在画作中,您还可以看到墙上挂着荷兰地图,这暗示着荷兰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约翰内斯·维米尔对民族认同的关注。女子头上的头饰,常被认为是他的妻子或长女。女子的姿势暗示着一种静思的时刻。
持水罐的少女是第一件进入美国收藏的维米尔作品,它于1887年被亨利·戈登·马夸特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