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书信,也称作保罗书,是新约圣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文本,由使徒保罗所撰写,涵盖了13封书信。虽然学者们对其中一些书信的作者身份存有争议,但保罗书信对于理解早期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神学和教会架构都至关重要。
保罗作为法利赛人,接受过丰富的圣经和法律训练,在皈依基督教之前,他坚决反对这个新兴的宗教派别。尽管自身的宗教背景为他在神学问题上的阐述和对基督及其行动的解释提供了坚实的基石,但他并没有以此为傲,反而谦卑地将自己的知识归功于上帝的启示。
保罗书信的写作背景
卡拉瓦乔的《在大马士革路上遇见基督》,1600-1601年。资料来源:WGA
保罗的知识并非仅仅来自他早期的法利赛人教育,也并非完全来自于他对其他使徒的学习。保罗书信表明,他所掌握的某些信息是直接从基督那里获得的(哥林多前书 11:23 和哥林多后书 12:1-10)。
据信,保罗书信在公元48年到公元67年之间约二十年的时间里陆续写成。这个时间范围只是一个估计,因为学者们对这些书信的确切写作时间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保罗书信的作者身份
圣保罗,厄尔·格列柯,1598-1600年。资料来源: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
传统上,保罗书信被认为是使徒保罗所写。新教圣经将罗马书到腓利门书列为连续的书卷。这些书信都明确地表明保罗是作者,然而,许多学者对其中一些书信的作者身份提出了质疑。因此,关于保罗书信的作者身份,学术界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分类:保罗书信、次保罗书信和伪保罗书信。
保罗书信是指学者们普遍认为由保罗本人撰写,具有真实性的书信。具体包括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腓立比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和腓利门书。
“次保罗书信”指的是那些虽然是在保罗精神指导下写成的,但作者可能是保罗的追随者,或许是一个保罗学派。早期的教会领袖,如坡旅甲、游斯丁、马西昂、爱任纽、罗马的希波吕托斯和特土良都认为它们具有真实性。帖撒罗尼迦后书和歌罗西书属于这一类。
伪保罗书信指的是那些既不是保罗本人所写,也不是符合保罗写作风格的书信。它们可能是一种伪经,这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和公元头几个世纪很常见,作者会将自己的作品归于其他人名下,以增加其权威性。一些学者将以弗所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归类为伪保罗书信,而另一些学者则将其归类为次保罗书信。
许多学者认为,保罗可能使用过秘书(也称为抄写员)来代笔。然而,这种观点无法解释那些在保罗去世十年之后写出的书信。
保罗书信的读者和写作目的
使徒保罗,扬·李文斯,1627年。资料来源: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
保罗书信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一些信件写给面临社会、神学或伦理问题的教会和信仰团体,而另一些信件则写给个人,提供有关行为的牧养指导。
与以作者命名的通用书信不同,保罗书信都带着收信人或收信群体的名字。罗马书到帖撒罗尼迦后书都是写给信徒群体的,而牧养书信则是写给提摩太、提多和腓利门的。虽然看似只针对这些特定的群体和个人,但这些书信的内涵却适用于任何面临类似挑战的教会或个人,也为建立教义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保罗书信涵盖了教义(基督徒需要知道的知识)、应用(教义如何转化为行动)和细节(具体的指示或问候)。从某种意义上说,保罗阐释了福音叙述的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信徒的生活和信仰。
保罗书信的写作顺序
使徒保罗,伦勃朗,1633年。资料来源: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保罗书信的写作顺序。他们的观点从写作时间跨度到书信的类型划分,例如:监狱书信和自由书信。
另一种假设是,书信的长度决定了其顺序,前提是同一个收信人或教会的第二封信紧随第一封信之后。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一批书信是写给教会或信仰群体的,而最后几封则是写给个人的牧养书信。
保罗书信的结构和内容
华盛顿手稿 IV,保罗书信,6世纪。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保罗书信通常遵循以下结构:作者(和他的助手)的自我介绍、对读者的祷告、对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对目标受众之间问题的讨论、基督徒应该相信的事物、基督徒应该做的事物,以及最后的问候。并非所有书信都包含这些要素。保罗在引言中通常使用“恩典与平安”来表达祝福。
罗马书和加拉太书详细讨论了律法在基督教背景下的意义。这种对律法的关注可能表明,这些书信的目标读者是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或者,保罗是在针对那些面临犹太人关于律法质疑的新信徒。
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则讨论了基督徒在异教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在哥林多前书中,保罗需要解决教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教会内部的分裂和争执、性不道德行为、对偶像的祭祀以及在会众中的适当行为。
圣保罗与约翰·科莱特一起写作书信,皇家手稿 1 E V,第 5 页,1506 年。资料来源:大英图书馆
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则集中于末世论问题,例如耶稣的第二次降临。帖撒罗尼迦后书针对的是在收到第一封信之后,教会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理解。第二封信旨在澄清问题,纠正帖撒罗尼迦人对末世事件的理解。
腓立比书是一部内容较为综合的书信,没有特定的主题。它涵盖了腓立比信徒需要指导的各种事项。歌罗西书和以弗所书的内容有所重叠,以弗所书似乎是歌罗西书的精简版本。
写给提摩太、腓利门和提多的牧养书信则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供指导。写给腓利门的书信专门针对一名奴隶的处境。提摩太是一位年轻的信徒,也是保罗的亲密伙伴,他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写给提摩太的书信鼓励和指导他如何履行侍奉职务,以及保罗对他的一些期望。写给提多的书信则是针对保罗的另一位伙伴,他需要关于领导力和教会组织、真假教师、善行以及教会内部关系等问题的指导。
保罗书信约占新约圣经文本的 25%,按篇幅计算,是新约中最多的单个作者作品——如果作者身份确定无误的话。而传统上归于路加的《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篇幅更大,比保罗书信多 126 节经文。
希伯来书与保罗著作
描绘圣保罗皈依的马赛克,来自伯利恒的圣诞教堂,12 世纪,劳伦斯 OP 拍摄。资料来源:Flickr
希伯来书的作者身份一直是几个世纪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最初,早期的教会领袖并不认为希伯来书是保罗书信的一部分,奥利根就是支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在公元 4 世纪,杰罗姆和奥古斯丁认为希伯来书是保罗所写,这一观点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
将希伯来书归于保罗著作的原因之一是,该书的第 13 章提到了提摩太作为保罗的同伴。提摩太是保罗已知的伙伴。然而,在宗教改革时期,人们逐渐将希伯来书归类为通用书信,而非保罗书信。
马丁·路德确信希伯来书并非保罗所写,他在把圣经翻译成德语时,将希伯来书放在了保罗著作的末尾。今天,大多数圣经都遵循相同的顺序。不将希伯来书视为保罗作品的原因之一是,它缺乏问候语、作者和收信人的身份说明,以及结尾的祝福,而这些都是保罗书信中常见的元素。
保罗书信的重要性
圣保罗雕像,克劳斯·德·维尔工作室,1420-1430 年。资料来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保罗为新约圣经贡献了最大量的基督教教义。虽然路加的经文数量更多,但他的作品主要是叙事体。
保罗涵盖了从教义到行为规范,从鼓励到告诫的各种议题。他倾向于讨论复杂的问题,并且比通用书信的作者更加详细。彼得在《彼得后书》3:15-16 中提到了这一点,他承认保罗的智慧,以及他作品中某些内容的复杂性。保罗是使徒群体中的神学领袖。
除了保罗书信的教义价值之外,它还为早期基督教教会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展现了教会在跨越不同文化、与其他宗教区别开以及在罗马帝国异教世界中建立自身的过程。
保罗的著作构成了教会道德、伦理、领导力和组织教导的基础。他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对整个基督教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作品针对来自异教和犹太教背景的信徒,并且常常试图在多样化的信徒群体中建立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