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局势就变得紧张起来。西方阵营与日益强大的苏联之间,意识形态的对抗变得异常尖锐。
为了应对潜在的威胁,西方国家迅速组建了北约(NATO),这个军事联盟日益壮大。苏联则将东欧国家聚拢在一起,组建了华约(Warsaw Pact),以此对抗西方的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华约和北约两大阵营的军事力量足以毁灭地球数倍,欧洲大陆笼罩在冷战的阴霾之下,两大阵营之间剑拔弩张,紧张局势持续了数十年。
二战后欧洲的局势
1946年,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图片来自:美国丘吉尔国家博物馆,新奥尔良
二战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纷纷进驻德国;苏联则势如破竹,解放了东欧,并在战后控制了东欧大部分地区,包括德国东部。
尽管苏联在战争中损失了2700万人,但它仍以超级大国的姿态崛起,实力足以与美国分庭抗礼,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美国。
许多人,包括丘吉尔,都将苏联视为对西欧的威胁。丘吉尔曾在著名的讲话中宣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道‘铁幕’将欧洲大陆一分为二。”两大阵营在欧洲大陆上各自树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理念。
北约旗帜。图片来源:needpix.com
1949年,北约成立,旨在建立一个以共同防御为基础的军事联盟,抵御任何形式的侵略,特别是共产主义的侵略。
北约的创始成员国包括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英国和美国。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加入北约,西德于1955年5月加入北约,同月,苏联与东欧国家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约条约。
华约的成立
1960年,北约和华约国家地图。图片来源:大英百科全书
华约成立的主要驱动力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共同防御西方颠覆共产主义的企图。在此之前,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担心德国的复兴,希望与波兰和东德结成军事联盟。
苏联也怀有相同的担忧,向北约提出了加入申请,但遭到拒绝。同时,苏联提出了重新统一德国的计划,但要求德国保持中立。北约成员国拒绝了这一提议,他们认为一个中立的德国将不可避免受到苏联的影响。
最终,西德加入北约并获得武装。作为直接回应,华约于1955年5月14日成立。华约成立后,第一个行动就是重新武装东德,使其成为一个由瓦尔特·乌布利希领导的共产主义国家。
华约的创始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联。
在克里姆林宫的强力控制下,华约成员国的政府基本上都受到苏联的控制。苏联当时还在向这些国家索要战争赔偿,特别是那些在二战期间加入轴心国并入侵苏联的国家。
主要冲突事件: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
“苏联人滚回去!” 图片来源:FOTO:FORTEPAN / Pesti Srác, 维基百科
苏联为了维护对卫星国的控制,曾多次采取军事行动。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事件是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
1956年,匈牙利学生发起抗议活动,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迫使斯大林主义统治者拉科西下台,并成立由伊姆雷·纳吉领导的新政府。这一举动引起了莫斯科的高度警惕。纳吉承诺让匈牙利退出华约,并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
11月4日,苏联军队开始重新控制匈牙利。到11月10日,革命结束,由卡达尔领导的新政府上台。
1956年,布达佩斯的街头出现坦克。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再次成为苏联军事干预的受害者。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体制不适应本国高度工业化的现实,导致经济和生活水平下降,引发了学生抗议活动。
学生们要求更大的自由和经济政策改革,这一事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动荡,也暴露了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安东宁·诺沃特尼的软弱。诺沃特尼最终下台,由亚历山大·杜布切克领导的政府上台,该政府更加开放,支持自由改革。
1968年,布拉格的学生抗议活动。图片来源:Store Norske Leksikon,公有领域
许多人权组织和支持自由主义的运动开始积极影响公众,引起了苏联和杜布切克的警惕。苏联和华约成员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干预局势,杜布切克却坚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拒绝接受华约的帮助。
苏联担心局势失控,于1968年8月20日,苏联和华约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重新控制了该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运动被镇压,领导人被逮捕,新的政府上台,拒绝进行任何自由改革。
华约与北约的比较
东德国旗。图片来源:needpix.com
与北约类似,华约也是一个军事联盟,承诺如果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将提供援助。
在北约中,美国是联盟的基石,其强大的力量抵御了苏联的扩张企图。同样,苏联是华约的核心,它是华约成员国力量的来源。但是,华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与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
华约成员国对克里姆林宫的意志几乎没有反抗能力,那些胆敢反抗者将会面临严重的军事打击。华约成员国虽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决定,但必须符合共产主义的框架。如果一个国家偏离了意识形态道路或违反了共产党的功能,克里姆林宫就会介入。
这种关系导致了成员国之间的不信任,也为成员国之间产生敌意埋下了伏笔,而这种现象在北约成员之间是罕见的。实际上,华约内部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东欧卫星国完全被苏联控制。
1946年至1992年,阿尔巴尼亚国旗。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然而,苏联的控制并非牢不可破。1960年代,由于意识形态分歧,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与其他华约国家不同,阿尔巴尼亚的共产党领导人并非由苏联扶持上台的,而是像南斯拉夫一样,在自己的选择下选择了共产主义。因此,当苏联当局要求阿尔巴尼亚屈服时,阿尔巴尼亚感到非常不满。
阿尔巴尼亚还拥有地理优势,它与其他华约国家没有接壤,因此华约几乎无法对其进行军事干预,因为华约需要获得其他国家的同意(主要是南斯拉夫),才能使用其领土和领空。此外,阿尔巴尼亚还获得了中国的支持,这也让苏联在干预阿尔巴尼亚时犹豫不决。
1986年拍摄的一架苏联苏-24战斗机。图片来源:国家档案馆
华约和北约都建立了统一的军事指挥框架,但华约也是苏联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其军事和外交力量的一种方式。
1974年,东柏林。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很难说哪一方的军事力量更强大。这是一个学术上的争论,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部队质量、指挥控制体系、工业能力等等。从纯粹的兵力数量来看,也很难评估两大阵营的兵力规模,因为华约和北约都公布了各自对对方军力的不同统计数据。
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拥有数百万士兵的常备部队,华约的坦克和火炮数量明显多于北约。而北约的舰队规模则远超华约。
华约的解体
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到1980年代末,苏联开始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实施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随着苏联解体和德国统一,华约存在的理由也消失了。华约成员国离开了该组织,并进行了政府改革,东欧进入了一个新的民主时代。
华约的遗产
苏联国旗。 图片来源:goodfon.com
华约的遗产至今仍然清晰可见。它在西欧和东欧之间制造了政治分歧,影响了该地区目前的政治格局。西欧国家对左倾政治更为接受,而许多东欧国家则变得更加保守或自由主义,以摆脱共产主义的影响。
这种现象在现今的北约成员国中尤为明显,这些国家将俄罗斯视为威胁。此外,俄罗斯与某些东欧国家之间还存在历史上的冲突和压迫。波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与俄罗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历史上的对手。如今,波兰是北约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也是俄罗斯最激烈的批评者之一。
北约的扩张,包括所有前华约国家以及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苏联解体后,华约解散,北约存在的首要原因也消失了。然而,北约继续扩张,所有前华约国家都加入了北约。此外,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如波罗的海三国,也加入了北约。俄罗斯对此感到愤怒,它认为北约的扩张是对其边界安全的生存性威胁。
因此,北约的扩张被指责为加剧了欧洲的军事化,并导致了一种类似冷战的新冲突。
华约的标志。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华约的成立,扩展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压制了北约在欧洲大陆上的影响力。华约国家在扩大共产主义阵营的规模和抵消敌人的战略能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华约存在的理由也消失了,它最终也宣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