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唯心主义”一词泛指由康德创立并由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批判性发展而来的哲学运动。在他们的著作之后,德国哲学从18世纪后期主导着欧洲思想,改变了人们对自我、自然、历史、宗教、政治和人类心灵的看法。它始于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性考察,理性是欧洲启蒙思想理想的决定性概念。康德的体系试图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占主导地位的启蒙哲学,联系起来。后康德的哲学家试图建立一个更坚实的体系,认为康德的体系有缺陷。
德国唯心主义的历史和哲学背景
弗朗斯·哈尔斯绘制的勒内·笛卡尔肖像,1625-1650年。来源:卢浮宫藏品
试图将德国唯心主义解释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目的论”式发展,是十分诱人的。然而,对每位哲学家的考察表明,并不存在简单的进步或衰退。相反,这些哲学家中的每一位都按照不同的假设,追求着独特的项目。
这场运动源于康德对笛卡尔二元论主要假设的反应——确定而给定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识比外部客体知识更确定,以及相信利用纯粹理性得出知识。因此,康德提出了一个如此革命性的论点,以至于学者称之为“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康德声称,我们的认知并非符合经验,而是经验符合我们的认知。与我们的大脑被动地接收来自外部世界的数据的普遍观念相反,康德的论点在认识论方面创造了一个类似哥白尼的范式转变: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由我们的大脑如何通过其固有的范畴构建和解释感官数据而形成的。
因此,“德国唯心主义”中的“唯心主义”部分变得清晰起来,因为康德认为我们的认知塑造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然而,后来对康德开创性学说做出反应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相信包含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美学的整体系统。核心争议的基础在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自康德以来,哲学家一直关注着两个相互关联但截然不同的问题:如何解释外部世界的现实以及知识的可能性。
1. 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伊曼努尔·康德肖像,约1790年。来源:维基百科
尽管学者们对如何理解德国唯心主义存在不同的解释,但他们都一致认为,伊曼努尔·康德的理论著作引发了这场运动。《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第一部重要著作,自从1781年出版以来,它迅速成为德国知识界的一部关键文本。这本书是康德试图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层面上探索人类理性本质和局限性的尝试。康德关心的是当时流行的启蒙主义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理论所带来的问题。他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是:“我能知道什么?”大卫·休谟等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本质上是基于经验(后验)。另一方面,勒内·笛卡尔等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只能通过理性(先验)获得,正如他在著名的“我思故我在”论证中表达的对外部世界的怀疑一样。
康德得出结论,虽然我们依靠经验来获得知识,但我们的思维主动地塑造着我们通过经验接收到的数据。换句话说,人类的心灵不是感官数据的被动接收者,而是通过其内在范畴(如时间和空间)来解释输入。这意味着我们对眼前的树有一些形式的了解,这些了解是通过我们的思维加工过的,但我们不可能知道它独立于我们的认知能力之外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只能理解树在我们看来是什么。用康德的术语来说,没有人能够知道那棵树作为“物自体”究竟是什么。
现象世界与现实世界
《纯粹理性批判》封面,1781年。来源:维基百科
“至于物自体,不考虑我们感性的一切接受力,可能是什么情况,我们完全不知道。”(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42/B59-60)
康德将我们所体验的现象世界描述为“现象”,它是我们通过思维范畴中介的知识构成的。他将我们无法触及的知识客体描述为“本体”,它由“物自体”组成,这些“物自体”独立于人类思维的感知而存在。这个论点是康德体系的核心要素,被称为“先验唯心主义”,因为它超越了对人类思维只是感官接收者的普遍理解。
康德理论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代表了对启蒙时代流行的两种观念的转变:(1)经验主义者认为,我们的思维被动地反映了客观的外部现实;(2)理性主义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推理而不受经验的限制获得知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并没有驳斥这两个学派,而是试图克服它们之间的分歧。他的理论认为,我们仍然通过经验使用外部世界,尽管不是作为被动的媒介。关于理性主义的立场,虽然康德得出结论,理性本身不能获得对客体的认识,但他认为,理性对于确定支配人类行为的道德原则来说是实用的。这就是他如何构建他著名的“绝对命令”的,它不依赖于经验。
后康德时期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
《精神现象学》封面,1807年。来源:维基百科
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德的唯心主义也可以被视为对“主观主义”的反应,一场旨在证明外部世界存在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困境的努力。康德拒绝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因为他们没有将外部世界视为知识的来源。因此,批判主观主义,作为构建一种足够现实主义模式的尝试,实际上是德国唯心主义发展的推动力。一种唯心主义取代了另一种,当早期类型被证明是现实主义的基础过于薄弱时。德国唯心主义者认为,外部现实必须以某种方式独立于人类意识而存在。
后康德时期的哲学家们都相信,康德已经建立了现代时代最丰富的哲学体系。然而,他们也看到了康德体系中的缺陷。他们还确信,康德未能充分发展他的系统方法,因为他陷入了二元论的思维模式(本体-现象)中,这与他宣称的统一目标本质上是矛盾的。这种信念让他们背叛了康德。如果理解是本体的,并且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外,那么它如何才能将自己的秩序强加于现象的表象以及空间和时间呢?他们还都相信,为了避免康德的二元论,有必要为哲学提供一个一元论的基础,并接受一元论作为二元论的唯一可能替代。这种信念使他们成为德国唯心主义者。
2. 费希特对先验唯心主义的主观主义方法
约翰·哥特利布·费希特肖像。来源:维基百科
约翰·哥特利布·费希特描述了第一次阅读康德著作是如何彻底改变了他的思维的。费希特在1794年的《知识科学》中发展出的哲学体系,是基于“纯粹的我”的概念。费希特认为,康德的“物自体”概念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他认为,不可能存在独立于人类意识的“物自体”,因为只有当事物对我们来说是事物时,它才是一事物。费希特认为,康德的“物自体”概念是我们思维的产物——不过是人类意识的假设而已。
费希特认为,康德将“物自体(本体)”与事物在我们看来是什么(“现象”)分开,会导致类似于笛卡尔的怀疑主义。相反,费希特声称,意识的根源不是别的,正是它本身。相反,主体——或者用费希特的术语来说,是“先验自我”——是外部事物的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表象和观念仅仅是认识主体产生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哲学通常被描述为“主观”的。
费希特和康德被认为是“先验唯心主义者”,因为他们都接受主体是经验形式的来源。然而,他拒绝了“物自体”和不可知的领域,并在他自己的体系中实施了主体性作为基础,这使他与他的前辈区分开来。
3. 谢林关于自然与主体
约瑟夫·卡尔·施蒂勒绘制的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肖像,1835年。来源:巴伐利亚州绘画收藏馆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一直与费希特保持着对话。在1795年写成的《论我作为哲学原理》中,他为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辩护,声称“我”是存在和思维的条件。由于“我”先于思维(一个人必须存在才能思考),并且思维决定存在(事物只有当它是思维的对象时才是事物),谢林得出结论,绝对的“我”必须是哲学的原理。
谢林在1800年的《先验唯心主义体系》中改变了他的立场。首先,谢林的自然哲学(Naturphilosophie)是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展示自然与精神(geist)是如何相互补充的。与将自然视为纯粹机制的普遍观点相反,谢林将自然视为现实的一个充满活力且自我进化的方面。这标志着从康德对“现象”和“本体”领域的区分的转变,并导致谢林论证,存在和思维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解释——自然或精神。
谢林从这种解释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主观表象与外部客体相同。这种立场,被称为“绝对唯心主义”,与费希特坚持主体自我优先的观点形成对比。谢林对“绝对同一性”的理解认为,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是同一的。因此,区分“绝对唯心主义者”和“先验唯心主义者”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并没有优先考虑主体而不是客体。在这方面,谢林的哲学可以被视为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和黑格尔的有系统性的绝对唯心主义之间的桥梁。
4. 黑格尔的人类意识辩证法
雅各布·施莱辛格绘制的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肖像,1831年。来源:柏林国家博物馆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体系构建者,他的哲学涵盖了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哲学、美学、历史哲学和逻辑。他对德国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基础的重大贡献,体现在他的《精神现象学》(1807年)中。黑格尔运用他的辩证法,通过克服其内部矛盾,一步一步地考察人类意识的发展。
从纯粹的感性认识到绝对的知识,黑格尔提供了个人意识通过各种阶段发展的哲学和历史解释,例如自我意识、理性、精神和绝对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也从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接手了康德的项目。不同的是,黑格尔从历史上探索理性的范围和局限性,而不是先验地。这在他著名的“主奴辩证法”中最为明显,他在那里讲述了两个对抗的人类思维之间的故事,以解释真实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在历史上出现的。
从黑格尔的考察中可以得出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主体间性”,即其他主体对于实现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正如主奴辩证法中所解释的那样。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运用了同样的辩证推理,来表明个人需要相互承认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实现自由。他还用同样的模型解释了从暴政到自由的国家历史进程,展示了黑格尔的整体体系的相互关联性。
第二个要点是他使用历史方法。他的目标之一是表明,现实的理性结构和人类理性的能力本质上是相互交织的。因此,他加入了他的前辈,反对康德对“本体”和“现象”知识的二元论观点。
理解德国唯心主义及其遗产
弗朗茨·库格勒绘制的黑格尔和他的学生,1828年。来源:维基百科
伊曼努尔·康德,他那个时代的批判哲学家,当他发表了对理性的系统性批判——启蒙时代的主导概念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哲学运动。从探索理性的局限性到人类知识的可能性,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们创造了一系列丰富而复杂的著作。因此,19世纪的哲学抛弃了自我作为认识论上的“主体”,面对自然作为“客体”的知识,转向积极的自我,创造自身独特的社会、文化、艺术和历史世界。
我们如何理解这场运动的历史?如果将黑格尔关于这段时期的历史版本视为一种简单的向他自身理论发展的进展趋势,可能会产生误导。相反,最好将每个体系视为一个独特的项目。将哲学家划分为先验唯心主义者(康德和费希特)和绝对唯心主义者(谢林和黑格尔)的解释,可能有助于澄清情况。弗雷德里克·拜瑟、弗雷德里克·诺豪瑟和特里·平卡德等重要学者的著作,可以帮助阐明不同的观点。
除了这场运动对知识界的巨大影响之外,它对世界最具体和广泛的影响,可能来自最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因为黑格尔“…因存在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上帝之死”神学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而受到赞扬和指责。”(平卡德,《黑格尔现象学》,第2页,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