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由科学和精神世界冲突定义的世界中,泛心论提供了一个将物质世界和形而上学世界联系起来的新视角。它提出,意识遍布宇宙——每一个微小的粒子都拥有某种类似心灵的品质。这个想法为我们思考现实本身的本质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打开了有趣的大门。但是泛心论到底是什么呢?
泛心论导论
《睡着的吉普赛人》,亨利·卢梭,1897 年。来源: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泛心论认为,意识并不局限于人类或动物。相反,它是物理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基本特征。根据这种古老的哲学,被称为“心灵之尘”,物质的每一部分都具有某种内在的心智方面——甚至包括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或遥远星系中最远的恒星。
你可以将泛心论追溯到苏格拉底前的思想家泰勒斯,他认为万物都是“充满神灵的”。纵观历史,这个想法不断地出现。它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哲学家们的出现而再度兴起,其中包括斯宾诺莎,他称他的理论为“神或自然”,暗示着精神和意识贯穿宇宙中的一切。
在 19 世纪,诸如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等人物对泛心论概念进行了探讨(尽管他没有自称是泛心论者)。更近一些,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也支持类似泛心论的思想。他认为意识是内在的(内置的),而不是无中生有(从无到有出现的),这与泛心论者看待事物的角度相一致。
泛心论与笛卡尔的二元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笛卡尔的二元论将心灵和物质分开,同时它也挑战了现代科学的观点,即意识只产生于复杂的大脑过程。
相反,它提出,意识是所有物质的内在特征,与质量或能量相当。例如,与其将一块石头视为没有生命的,不如说它拥有一些基本的经验或原始的意识形式,等待着自我觉醒。
这种思维方式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意识本身的含义——当我们谈论物质(物理)事物和精神(与心灵相关)事物时,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无缝的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它还可以提供看待古老问题的全新视角,例如围绕心灵和伦理的问题——不要忘记生物对其环境的感受。
理解泛心论中的意识
《苹果篮》,保罗·塞尚,约 1893 年。来源:芝加哥艺术学院
泛心论是关于意识的理论。它认为,所有物质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灵——或者至少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灵方面。根据泛心论,意识并非在物质以正确的方式排列时才突然出现(这种观点有时被称为“涌现论”)。相反,意识一直存在于某种形式中——就像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的,空间和时间一直存在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泛心论可以看作是提供了一种关于宇宙构成的新思维方式。它不仅仅是许多不具有任何感觉的无趣的小东西(这几乎是大多数人对石头的看法!)。相反,即使是像石头这样简单的东西,也包含着难以置信数量的几乎无法想象的基本意识经验,这些经验以某种方式被捆绑在一起。
然而,泛心论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是“组合问题”。它问道,个体意识的片段——比如在神经元内部——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生物体(如人类)的统一的主观经验的。
例如,如果银河系中的每一颗恒星在某个基本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意识,那么所有这些意识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银河系本身的意识的(如果它有意识的话)?
一些泛心论者通过提出类似于涌现属性的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当许多事物聚集在一起时(例如水分子产生潮湿),可能会出现新的事物,但我们仍然无法从根本的角度理解它背后的规律。
某些泛心论思想家也认为,即使我们将意识视为基础,也可能存在着控制意识如何组合的规律。该领域的学者们在不断研究这个组合问题——在理解集体性方面,它是一个未知的前沿领域。
构成性泛心论与涌现性泛心论
《乌鸦树》,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约 1822 年。来源:维基百科
关于意识如何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的观点主要有两种:构成性泛心论和涌现性泛心论。
构成性泛心论认为,像我们这样的复杂有意识的生物是由更简单的意识元素组成的,这些意识元素存在于最基本的层面上。这类似于蜂巢的行为可以归结为单个蜜蜂,每一个蜜蜂都执行相对简单的任务。
构成性泛心论认为,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可能像这样从基础上构建起来,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无数的微小意识构成要素。
另一方面,涌现性泛心论认为,虽然这些微观实体可能拥有自身的意识形式,但作为高级生物的丰富的主观体验并非简单地累积了更多相同的东西。
相反,当许多部分以正确的方式协同工作时,它就会出现,成为一种全新的事物。就像管弦乐队创造出旋律一样,没有一个单独的音乐家可以独自做到这一点(这被称为涌现)。
支持构成性微心论的思想家们说,这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房子一样(每个积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意识事物组成的)。
相比之下,西格尔和莫尔奇等融合论者则认为,这更像是将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它们会融合,它们的性质会完全改变,并形成新的物质。
支持泛心论的论点
《奥菲莉娅》,约翰·埃弗里特·米莱,1851-52 年。来源:泰特美术馆
支持泛心论的人有几个有说服力的论点。其中一个是连续性论证。如果你想想地球上生命根据进化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似乎从简单的生命形式到更复杂的生命形式有一个平滑的过渡。
但是,如果意识只在某个阶段出现——比如当有大脑的动物进化出来时——那么这将是这种模式中的一个根本性断裂。泛心论完全消除了这个问题,因为它认为意识只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特征。随着物质组织得更好(比如大脑的出现),你会得到更多类型的体验。
这就像说我们看到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没有任何突然的跳跃或开始。也许意识也是如此!
黑格尔论证指出,现实并非是随机的。相反,它反映了一个叫做绝对的逻辑框架。有些人将这个框架等同于精神(精神)的演化,并说它带来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如果你持有这种观点,意识就不是物质本身造成的偶然事件。相反,拥有心灵是宇宙不断发展的一部分。
理解黑格尔在这里的哲学的一个好方法是通过一个例子:一颗微小的种子变成了一棵巨大的树木,但似乎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是同一个东西——一定有比生物学更重要的东西在起作用。
最后,不可知论证指出,由于我们目前不理解无意识物质如何能够创造出意识,所以假设意识从无到有地出现是比较简单的。
相反,泛心论中的不可知论并没有对意识是否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提出任何立场。相反,它以意识为已知——就像一个人承认引力,而不知道引力的来源一样。可以将这种方法比作在任何人提出完整的引力理论之前就认识到引力的影响。
泛心论的常见反对意见
《岩间圣母》,莱昂纳多·达·芬奇,1483-86 年。来源:国家美术馆
许多人对泛心论持怀疑态度,因为它在第一次听到时似乎不太正确。有些人说,很难相信像电子或石头这样的东西会拥有心灵——即使只是一点点——如果它什么也不做的话。他们可能会问:被太阳晒暖的石头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一些批评者认为,当这些事物没有以任何可察觉的方式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时,说它们是有意识的(即使是稍微有点意识)就变得毫无意义或无用。我们不妨说它们体内有仙女。
关于相互作用的问题也引起了反对。批评者问,归因于基本粒子的意识如何能够影响或促成像人类这样的复杂生物所拥有的意识。
粒子的微小体验如何能够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人类意识中发现的复杂模式?这个问题类似于组合问题,它引发了人们对泛心论是否能够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解释这些相互作用的质疑。
最后,泛心论存在一个伦理问题:如果所有事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道德决策?破坏一块石头或喝一杯水可能会具有伦理意义——然而,考虑到这一点,既显得笨拙又不切实际。
批评者认为,这种理论将伦理责任模糊到无法辨认的地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我们如何对待所有物质,而不仅仅是那些我们传统上认为有知觉的动物。
那么,泛心论用简单的话来说是什么呢?
《光与色(歌德理论)》,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843 年。来源:泰特美术馆
泛心论提出,宇宙中所有事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这不仅适用于个人或动物,还适用于所有事物。这个想法有着古老的根源,并吸引了一部分现代思想家,因为它填补了关于生物如何获得心灵的任何解释空白——即使是粒子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原始体验或感觉。
然而,存在着一个谜题:这些无数的微小感觉是如何加起来构成人类式的意识的?一些支持者认为,人类意识仅仅是将我们大脑中所有这些微小的意识元素加在一起的结果——就像砖块构成房屋一样。
另一些人则认为,当部分以这种方式相互作用时,它们会创造出全新的东西。这是一种在较低层级上不存在的意识形式——就像乐器合奏可以产生旋律一样。
批评者对此并不信服。有些人发现很难相信,即使是枯燥无味的石头也拥有某种科学将来可能会检测到的意识。
而且,如果我们认为所有事物都具有心灵,那么烹饪或建造房屋等活动可能会变得极其复杂,因为我们必须担心,比如,在我们用锤子敲击钉子时,钉子是否会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