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快速流动的圈子里,两种截然相反的视角逐渐占据了人们观察现实的主导地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尽管两者都致力于探索真理,但它们所采用的方法论和哲学却大相径庭。科学主义将科学视为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将经验方法视为终极判断依据。反之,反科学主义则质疑科学研究的边界和假设,认为主观性和非经验知识至关重要。但仅仅如此吗?
科学主义阐释:定义和历史背景
《空气唧筒里的鸟实验》,约瑟夫·赖特,1768年。来源:国家美术馆
科学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主张将科学追求视为人类最高智慧和判定真理的最终标准。它从经验角度来看待以经验调查、实验和逻辑分析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认为这是理解世界和解答现实问题的唯一可信途径,并以此作为自身的基石。
科学主义始终贬低其他认知或获取知识的方式,对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等知识获取过程漠不关心,甚至完全排斥。
科学主义诞生于启蒙运动,这场17世纪和18世纪的重大思想转变,使得理性与科学探究,以及对奇思妙想的批判性怀疑成为了时代的鲜明理想。
作为启蒙思想家,笛卡尔、牛顿和康德等人为理解世界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奠定了基础,这为科学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此后,特别是19世纪和20世纪,科学和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科学代表能够引领人类进步和启蒙的知识的信念。
然而,科学主义的兴起也引发了关于科学边界以及将复杂的人类体验简化为数据的争议。批评者认为,科学主义坚持经验证据,无法触及人类文化的广阔海岸,无法深入哲学探究的深处,也无法把握人类生活中的道德和伦理维度。
科学主义的关键特征
《天文学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约1668年。来源:维基百科
科学主义拥有一些重要的特征,使其与其他思维方式区别开来。首先,它宣称科学知识优于所有其他类型的知识。它还认为,探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科学方法——其他获取知识的方式,例如从经验中学习、直觉或猜测,其价值远不如科学。
此外,科学主义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使用可以感知或逻辑推理的数据来发现事物,而不是思考观念。
科学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认为一切都可以用自然规律来解释——没有超自然的东西。例如,当科学主义试图解释生命为何如此复杂时,它会谈论诸如进化和基因之类的概念——物种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新的物种。
这是因为科学主义关注自然解释,而不是关于神一次性創造众多物种的故事(这是某些宗教群体解释生命多样性的方式)。
科学主义的另一个方面是还原主义,它涉及在研究事物时将其分解成最简单的部分。神经科学家在讨论情绪和思想是由神经元(脑细胞)或神经递质(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引起时就会这样做。
将复杂现象还原为更简单的元素可以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信息,但也招致批评。这种方法可能会忽略我们生活中不能在这些简单层面上捕捉到的丰富特征,比如心理学或社会影响。
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并控制结果也往往是科学主义的一部分。如果你持这种观点,那么科学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事物,而且是为了做出可靠的预测,甚至操控未来。
一个例子可能是使用模型预测全球变暖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另一个例子可能是设计技术解决方案来解决与燃烧化石燃料相关的环境问题。
反科学主义阐释:定义和历史背景
《牛顿》,威廉·布莱克,1795-约1805年。来源:泰特美术馆
反科学主义是一种观点,它怀疑或质疑科学是唯一提供真实知识的观点,以及其他理解方式并不那么重要的观点。它反对科学主义,后者认为科学方法优于所有其他方法。
反科学主义认为,尽管科学在许多方面做得很好,但有一些领域——伦理学、美学、宗教——是科学无法解答的。它认为,我们也需要来自其他领域的洞察力:文学、艺术或宗教教义对于我们理解自己和世界可能同样重要。
反科学主义的思想由来已久:19世纪的一些浪漫主义思想家不喜欢启蒙运动科学家的一切。他们认为情感也很重要,自然界不仅仅是实验室。
后来的哲学家,如存在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并添加了其他内容:事实并非总是人们最关注的东西;什么重要,取决于谁让它变得重要。
反科学主义并非一定反对科学。相反,它敦促我们更多地思考科学的局限性和其他理解方式。例如,虽然科学可以解释坠入爱河的生物化学过程,但它并没有捕捉到浪漫爱情体验中个人和文化意义。
围绕伦理学——有关正确行为或判断的伦理学问题——往往需要哲学推理或道德思考,这超出了经验证据。这就是为什么反科学主义主张多元化:许多不同的知识领域都在做出宝贵的贡献。
反科学主义的关键特征
《理性之梦孕育出怪兽》,弗朗西斯科·戈雅,1797-1799年。来源:普拉多博物馆
反科学主义在反对科学知识和方法论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时表现出某些特征。其中一个特征是认识论多元化——认为除了科学所强调的经验或数量方法之外,还有其他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途径。
这些途径可能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哲学推理或体验式知识。它还强调,如果我们只使用科学来理解某件事,那么来自人文社会科学的宝贵视角可能会被忽视。
例如,虽然科学可以解释你在感到疼痛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神经学上),但它可能无法捕捉到关于痛苦的所有重要信息,因为痛苦也受文化、心理学或个人历史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超出了个人的控制范围,但对于全面理解它们至关重要。
另一个特征是重视伦理和道德推理,而伦理和道德推理通常基于哲学讨论,而不是科学测试。反对科学主义的人认为,关于什么是对与错、公平以及如何过上“美好”生活的疑问,不能仅仅依靠科学来解答。
反科学主义还表明,将复杂事物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称为还原主义)可能并不总是很有帮助,因为这会忽略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许多复杂的联系。
此外,一些批评者认为,存在主义和精神问题很重要,即使主流科学没有触及这些问题。当你试图找出关于“这一切意味着什么”的答案时,对于这类重大问题的思考,可能需要来自哲学和自省的见解。
如果我们只局限于使用通过经验研究方法获得的工具,那么整体图景中可能就会缺失一些部分!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间的辩论
《画家的工作室》,居斯塔夫·库尔贝,1855年。来源:维基百科
关于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的辩论实际上是关于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辩论。科学主义声称科学是真理的唯一权威,而反科学主义则强调其他学习方式。
让我们用一些例子来探讨这场辩论。科学主义的支持者可能会争辩说,如果某种事物无法通过科学证明,那么它就不存在。他们可能会否定鬼魂或神灵的故事,因为没有关于它们的经验证据。
另一方面,一些反科学主义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以外的方式来发现事物——通过内省(思考我们自己)、直觉(一种感觉某事是真实的)或文化习俗。他们可能会争辩说,艺术告诉了我们关于人类生活的一些真理,而科学无法做到这一点。
让我们考虑一下意识。一些相信科学至上的人认为,意识仅仅是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模式,而忽略了感觉和“事物是什么样的”。而另一些人认为,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谈论物质事物来解释心灵,因为事物在我们看来是什么也很重要。
当谈到对与错时,注重科学的人往往认为,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幸福感(或任何其他价值观)。但另一些人指出,我们许多价值观无法仅仅从观察事实或进行实验中得出。
本质上,这场争论是关于是否存在科学以外的理解世界的途径——或者说,如果你不总是以经验证据为指南,你是否会错过一些东西。找到平衡可能意味着发现更多真理:科学发现了一些事实,而其他方法则揭示了现实的其他方面——每种方法都是对其他方法的补充。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格罗斯诊所》,托马斯·艾肯斯,1875年。来源:费城艺术博物馆
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影响着我们的选择、信念,甚至我们塑造世界的方式。让我们来看一些有趣的例子。
在医疗保健方面,科学主义认为,循证医学和严格的科学试验是判断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最佳途径。但源于古代实践或个人经验的替代疗法可能会被忽视。反科学主义认为,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科学:为了了解患者的需要,医生必须倾听他们的故事,并思考他们的出身。
在环境辩论中,碳排放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科学家们关注地球的关键数据。相信科学主义的人们使用这些数据来判断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反科学主义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非物质事物——如与自然的文化联系——也很重要。代代相传的传统智慧也是如此。
在科技领域,人们经常推动持续进步,而不考虑伦理。一些反对这种方法的人担心数据收集带来的隐私侵犯,或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
在教育领域,有些人说科学主义在决定教授给孩子什么科目时起着过大的作用:在这种思维方式下,科学课会得到所有关注,而音乐或历史可能不被视为重要。反科学主义者认为,学生需要更多样化的课程,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创意的思考者,提出问题,并辨明是非。
为了让社会良好运转,我们需要将来自经验证据(可以测量的证据)的想法与那些非经验证据的想法结合起来——即使你不能在试管中看到情绪,情绪也具有价值!
那么,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呐喊》,爱德华·蒙克,1893年。来源:维基百科
简而言之,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在如何学习事物以及如何判定真理方面存在分歧。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可信的知识获取途径,因为它只依赖于第一手观察和数字支持。它经常试图将复杂的事件解释为机器,并无视一切非物质的东西。
反科学主义不接受这种狭隘的观点。相反,它坚持认为人们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也是理解现实的宝贵方式。它意识到存在的一些方面无法通过科学方法单独观察或理解;这些工具的能力有限。
科学主义主张基于科学进步的进步,而反科学主义认为我们也必须考虑伦理,并倾听各种人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它呼吁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其他理解世界的途径——例如艺术、宗教或传统知识。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完整的画面,那么我们需要这两种观点:一个承认科学的长处,但也承认它的不足——例如,在处理美、对与错、意识或意义等问题时。
通过巧妙地平衡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社会,既珍视科学对证据的承诺,又尊重多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