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身份”这个概念感兴趣吗?忒修斯之船悖论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一艘船的每个部件都被替换了,它还是同一艘船吗?这个古老的谜题至今没有得到完全的解答,随着我们知识的不断加深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探索有关身份和变化的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但为什么呢?
谁是忒修斯,他的船有什么特别之处?
特梅雷尔号战舰,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1839年。来源:维基百科
忒修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战胜了米诺陶洛斯并从迷宫中逃脱,以他的船而闻名。哲学家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对它着迷。
普鲁塔克告诉我们,忒修斯从克里特岛航行回雅典杀死米诺陶洛斯后,他的船成为了供奉的对象。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里,雅典人精心照料着它,并在前往德洛斯岛进行特殊宗教仪式时使用它。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的部件需要更换。一些木材腐烂或在风暴中损坏。另一些则因使用而磨损。这艘船逐渐发生了变化:它的每一个部件至少都被新的材料更换过一次。
想想看:如果一个物体几乎所有东西都发生了改变,它还是同一个物体——还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在古希腊,思想家们争论着,一艘经过如此多次修理,以至于几乎没有留下原始木材的船,是否仍然是同一艘船。假设每一块被丢弃的木板都被保存下来,用来建造另一艘与第一艘完全一样的船。哪一艘应该被认为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这些问题直指我们对“变化”和“身份”的理解。一个物体是通过它的组成来定义的吗?或者它包含着超越物质的东西——某种本质或历史?什么时候东西才真正是“相同的”,什么时候我们需要承认一个完全不同的实体?忒修斯之船悖论迫使我们直面这些重大问题。
找到悖论的解决方法
要解开忒修斯之船之谜,我们首先必须理解物体如何在组成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哲学家们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但是,通过考察一些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或许可以有所进展:
同一艘船,不同的时间
沉船,克洛德·约瑟夫·维尔内,1772年。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在忒修斯之船悖论中,有一种解决方案说,如果两艘看起来完全一样的船在不同的时间存在,它们就不是同一艘船。相反,每一刻都是特殊的——即使是未经改变的船,从一瞬间到下一瞬间也彼此不同。这种观点挑战了大多数人对身份的看法,并暗示了一种更抽象的思考方式。
用其他东西来取代我们关于事物如何保持不变的普通观念,可能意味着使用来自形而上学(哲学中处理这些问题的分支)的不同工具。这可能包括思考一种叫做“忒修斯之船”的类型或属性,它在每次船舶停泊或涉及重建船舶的事件发生时都会适用。
这种想法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用河流作为例子。他说,如果你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水都会不同。
赫拉克利特的言论随后被普鲁塔克等思想家采纳和阐述。例如,普鲁塔克认为,变化无处不在;没有什么能够完全保持不变,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说你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即使是第二次,它也会发生改变。
同意这种观点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对“相同”的定义。仅仅包含相同的粒子是不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模式也很重要。
本质更重要
清风拂面,温斯洛·霍默,1873-1876年。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亚里士多德利用他的本质概念来解决忒修斯之船问题。在他看来,事物是由物质(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形式(它们的外观)和本质(使它们成为它们本身的东西)构成的。
就忒修斯之船而言,这意味着,即使你一个接一个地改变了每一个部件,它仍然是同一艘船,因为它的本质没有改变。木板——大多数船体是由它们制成的——可能不再是原始的,但它们在漂浮时将人或物运送到水上的想法仍然是相同的。
此外,亚里士多德强调了专业知识在维持身份方面的意义。这艘船最初是由熟练的工匠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建造的。如果他们后来用类似的方法用新的木板替换旧的木板,他们将不是保留它的物质,而是保留它的设计(它的形式原因),从而保留它的身份。
另一种表达这个观点的方式可能是通过另一位哲学家的类比——比如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总是变化却又在本质上保持不变的河流之谜。河流,只由流动的水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形状一定会发生变化,但它们仍然可以被识别。忒修斯之船也是如此。即使单个部件可能被替换,只要整体形状和功能持续存在,它就仍然是同一艘。
亚里士多德认为,答案在于认识到,尽管物质事物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但一个物体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如果我们关注是什么使事物本身,并理解事物如何能够在保持自身身份的同时发生转变,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身份作为解决方案
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埃曼努埃尔·勒兹,1851年。来源:维基百科
在考察忒修斯之船悖论时,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采取了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假设船的同一性来自它与忒修斯及其历史旅程的物理联系。
从这种观点来看,用于替换船上部件的部件不是任何旧部件,而是与忒修斯航行相关联的特定物理部件。因为它们可以追溯到与忒修斯相关的时期,所以这些部件与他的故事有着重要的联系。
因此,根据霍布斯的说法,只要这些有意义的痕迹在船上存留,这艘船仍然是同一艘。
这种思考方式强调了连续的历史,并强调了物质如何帮助事物成为它本身。如果物体可以直接或通过历史追溯到它们的来源(来源),那么现在存在的事物之间就存在着真正的联系,这将它们与它们的过去联系在一起。
时间部分
罗纳河上的星空,文森特·梵高,1888年。来源:梵高博物馆
忒修斯之船悖论有一个令人着迷的可能答案——时间部分。大卫·刘易斯提出,通过将我们认为是完整物体的东西分解来解决它。
想象一下,将时间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时刻,像记录单独的东西一样记录每一个时刻。刘易斯说,这些三维切片是时间中相互独立的时刻,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接受这种观点,突然之间,两艘不同的船在同一时间存在于同一地点,而在另一个时间不存在,就没什么问题了。
根据这个理论,忒修斯之船不是一个具有不变本质的东西。事实上,它是由许多存在于不同时间点的部分组成的——比如多年维护工作中添加的新木板。
想象一下,你把忒修斯之船第一次起航时的情况与它经过大量修理后的样子进行比较:这两艘船肯定不像彼此!刘易斯会说,它们都是关于忒修斯之船穿越时间的同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如果所有的旧木板都被逐渐替换掉,以至于我们最终得到了一套完全新的木板,而这些木板曾经是忒修斯之船的一部分,那么根据这个定义,它们将不再是同一艘船。
忒修斯之船悖论在流行文化中的体现
墨西哥湾流,温斯洛·霍默,1899年。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忒修斯之船悖论已经渗透到流行文化中,促使我们争论它在故事中的重要性。例如,特里·普拉切特的《第五个大象》中的人物无法决定一把斧头——它不断更换刀刃和柄——是否仍然是同一把斧头,即使它在物理上不是他们最初获得的那把,但它仍然在情感上具有意义。
再比如,奥罗拉号巡洋舰:在修复过程中,除了几块甲板室碎片外,船上的几乎所有东西都被更换了。它仍然是忒修斯之船,还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在《绿野仙踪》中,我们遇到了一位伐木工人,他有一把神奇的斧头,可以替换他的四肢,直到他变成了锡人。在大卫·王的《约翰死于终结》中,一把斧头也被用来杀死一个人,并且在之后不断被替换。但是,当这个人从死亡中回来,并说正是这把武器杀死了他时,事情就变得非常令人困惑了。
这些故事表明,忒修斯之船悖论在今天仍然吸引着人们。它引发了关于事物或某人的真正身份以及如果所有部件都逐渐改变,它们是否仍然保持不变的问题。
忒修斯之船悖论在现代世界的应用
冰海,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1823-24年。来源:维基百科
尽管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但忒修斯之船悖论在当今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仍然适用。
以科技为例——比如我们的手机。我们可能会更换电池或屏幕,随着时间的推移,升级外壳或密封,但我们仍然认为它是我们的手机;是超越这些部件的某些东西让它如此吗?
这个悖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它们也可以应用于人类。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抛弃了一些东西——信念发生改变,经验教会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而且,围绕个人身份的紧张关系也不少。
同样地,忒修斯之船慢慢地获得了新的木板,直到没有一块是原始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部分被新的部分取代,我们的身份经历了持续的转变。十年过去了,它还能被认为是你吗?
这个悖论还有其他应用,比如艺术保护和修复。当有人照料古老而破损的东西,比如一幅古代绘画,他们能改变多少才能使它不再是“原作”?
它还引发了关于社会内部连续性的问题: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公司、政府或团体随着新一代人的接管而发展。如果它们改变了这么多,这些机构还能被认为是同一个吗?或者他们的本质在于他们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们最初开始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忒修斯之船悖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海边风景,文森特·梵高,1882年。来源:梵高博物馆
忒修斯之船悖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迫使我们思考围绕变化和身份的重要概念。在一个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化、人们不断改变信仰体系的世界里,理解连续性意味着什么至关重要。
这个悖论要求我们思考是什么让事物或某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身份仅仅取决于物理部分吗?或者还有其他东西使事物保持一致(或恒定)?它在当今仍然被应用于科技、文物保护和个人身份等领域,这表明它在当今仍然具有实用性。
此外,与忒修斯之船悖论作斗争,迫使我们思考是什么让事物变得“真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和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它们看起来完全不同了,但不知何故它们仍然是同一个。
这个悖论提醒我们变化的存在。它让人不禁思考,我们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同时仍然保持不变。像忒修斯之船悖论提出的问题,让我们能够重新点燃一些关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周围世界的永恒哲学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