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停下脚步,思考人生中的每件事是否早已注定,还是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决定未来的走向?这个问题,关于我们对自身人生的掌控程度,已经困扰了从哲学家到科学家在内的所有人几个世纪,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命运概念背后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对命运的看法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埃尔·格列柯,1586 年。来源:维基百科
亚里士多德对命运的观点与他关于目的论、因果论和目的的思想紧密相连。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拥有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这一概念被称为目的论)。他认为,要完全理解某件事,需要知道它的“最终原因”:它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人类也拥有目的的观点,就像其他事物一样。他认为,幸福(通常被翻译为“繁荣”或“快乐”)是人类的最高善,它源于充分发挥潜能和践行美德。因此,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以理性与美德为指导的生活是人类的使命,是他们的命运。
目的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相信,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拥有内在的目的。例如,一颗橡子注定要成为一棵橡树。这种内在的有序性暗示了一种命运,每件事物都在努力实现其本该成为的样子。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可以找到这一观点的实际例子:过好生活意味着以美德为行为准则,按照理性行事。例如,如果你勇敢,你会英勇地行动,因为这就是勇敢的人所做的事情。这正是他们本该成为的样子。
据亚里士多德所说,命运并非来自外部,强加在我们身上,如同某种预先制定的计划。相反,每一颗橡子或每个人(一个内在目标)都拥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式,在事物的常规模式中展开、发展。
通过理解这种目的(它来自内心,却又可以在周围观察到),个人以及事物可以帮助自己走向自己的命运,实现其真正的本质和潜能。
斯多葛派哲学和命运
《朱迪思斩杀赫罗弗尼》,阿尔忒弥西亚·真蒂莱斯基,约 1620 年。来源:乌菲兹美术馆
斯多葛派哲学,由伊壁鸠鲁和马可·奥勒留等人物所倡导,对命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根据斯多葛派哲学,宇宙受理性原则——逻各斯——的支配,逻各斯是神圣的理性,为万物带来秩序。这一信仰是斯多葛派思想的基础,因为它暗示着万事皆有其因,背后存在着自然法则。
斯多葛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接受命运。伊壁鸠鲁对此总结得很好,他说:“重要的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是你如何应对。”斯多葛派认为,我们无法控制外部发生的事情,只能控制我们内心的反应。通过顺应自然理性秩序(他们认为我们也是其中一部分),我们可以找到平静和智慧。
马可·奥勒留在他的著作《沉思录》中谈到了这种对命运的接纳:“接受命运把你束缚住的事物,爱那些命运把你带到身边的人,但要全心全意地去做。”他似乎在说,斯多葛派应自愿接受命运,因为它是预先决定的,尽管他们仍然认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
根据斯多葛派哲学,命运并非固定的剧本。相反,它是自然设定的航线。通过理解和接纳这条道路,我们使自己与逻各斯和谐一致,体验平静,过上美好生活。
斯多葛派的智者不会通过反抗命运来获得自由,而是通过理性与美德接受命运,从而与宇宙和谐相处。
奥古斯丁的神学观点
《变容》,拉斐尔,1516-1520 年。来源:梵蒂冈博物馆
圣奥古斯丁,一位神学家,在他的神圣预见和预定论教义中,对命运做出了细致入微的解释。受他皈依基督教的影响,奥古斯丁试图在他所有的著作中,将古典哲学与基督教教义和谐统一。
奥古斯丁断言,神圣预见——上帝按照他的意志统治一切事件——与预定论密切相关。它认为,上帝预先知道所有将要发生的事情以及人们的最终命运。
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认为,历史按照上帝的旨意展开,这种展开最终是善与公正的,即使人类不能总是感知到这一点。
同时,奥古斯丁也试图解决神圣预定论如何与人类自由相兼容的问题。他认为,尽管上帝的计划是至高无上的,但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提供了来自他自身生活的例子。回顾过去,他回忆起他做出选择和犯下的错误,尽管同时坚信上帝一直在引导他。他还谈到了他从罪恶的生活转向基督教的过程,他觉得这是命运使然,不仅因为他选择了它,而且因为所有事情都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奥古斯丁认为,一定还有比人们自由选择更重要的因素。相反,这些决定都符合神性本身已经描绘的更大的图景。
这也是他希望《忏悔录》的读者所理解的。相信上帝对一切的总体计划,同时也要理解,人类需要自己做出决定,而且这些决定应该始终植根于上帝标准中的善。
尼采对命运的否定
《圣约翰的异象》,埃尔·格列柯(多美尼科斯·提奥托科普洛斯),约1608-14年。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弗里德里希·尼采,一位来自 19 世纪的极富洞察力的哲学家,以一种可能被认为是极端的方式,挑战了关于命运和决定论的传统观念。尼采的哲学批判了所有形式的预定论,并认为个人创造自己的道路。
尼采对决定论(即认为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已经注定)提出异议,因为它破坏了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
相反,他引入了“权力意志”的概念,认为推动生命的是对更多权力和控制的渴望(但不一定是对别人的控制)。它关乎自我提升,把自己打造成全新的事物:超越自己,或者超越你以前认为自己是谁。
对尼采来说,不存在预先写好的剧本,决定事情如何发展(命运)。相反,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书写”自己的命运。
在尼采的“永恒轮回”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蔑视命运的想法,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深入探讨了这一概念。在这里,尼采邀请读者想象过永恒的生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他们的人生。
通过提出这种思想实验,他想鼓励人们真实地生活,拥抱自己的选择,就好像这些选择会无限次地重复发生一样。目标不是屈服于某种预定的命运,而是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让人愿意永远重复它。
尼采的哲学远非倡导相信不可改变的命运,而是鼓励个人拒绝被动地接受可能降临在自己身上的事物。相反,他主张通过持续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肯定来塑造自己的未来,这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创造力和自我发现的练习。
萨特和存在主义
《从十字架上下来》,罗吉尔·凡·德·魏登,1443 年。来源:普拉多博物馆
让-保罗·萨特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对自由和命运的概念提出了引人入胜的观点。根据萨特的观点,他被认为是该领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人们拥有完全的自由,命运并不存在。相反,个人拥有完全的自由,可以随意赋予自己的人生意义。
在他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换句话说,我们生来不具有内在目的。相反,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来定义自己。
萨特在他的作品中通过一句著名的话表达了这一观点:“人是注定要自由的。”这意味着,我们既要承担塑造自身命运的责任,又要享受其中的兴奋;根本不存在任何外部计划来指导我们。
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阐述并反驳了存在主义会导致绝望的想法。相反,他认为,它是一种乐观的哲学,正是因为它不存在预定的命运,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无限的自由。
这种自由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人类拥有创造自己本质的能力。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做到这一点,萨特称之为“存在先于本质”。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以一个人如何成为艺术家为例。
萨特的观点要求我们既要拥抱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真实地生活,并充分意识到地做出决定(而不是依靠自动驾驶或社会命令),我们独自决定自己的意义和下一步的行动,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创造行为。
当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时,据说他是“真诚地”生活着。一旦我们接受了它,它就能让我们卸下沉重的负担。
东方哲学对命运的看法
《沙漠中的圣方济各》,乔瓦尼·贝利尼,约 1480 年。来源:维基百科
东方哲学,如印度教、佛教和道教,提供了对命运的详细见解,通常强调平衡、和谐和行动循环的重要性。
在印度教中,有两个关键的概念:业力和达摩。业力可以理解为因果报应的规律:每一个行动都有等量的反应。你前世的行为塑造了你现在的处境,暗示着一种由前世行为形成的命运。然而,达摩则有所不同:它是一种道德责任,与你在生活中的角色相一致。通过履行你的达摩,你帮助维持宇宙的秩序,并在精神上取得进步。
佛教也相信业力,但同时认为存在轮回,最终目标是达到涅槃。佛陀教导说,我们的行为创造了未来的体验。然而,通过有意识地和道德地生活,一个人可以摆脱苦难和轮回的循环。
道教是由老子创立的,它认为我们应该与道和谐相处。这种宗教教导说,在宇宙中万物背后,存在着一个基本原则,称为道(有时拼写为 Dao)。事物的自然秩序——它们的方式——被称为他们的道。一个人应该拥抱简朴、自发性和同情心,以使自己与这一理念保持一致。
这些东方的观点与西方关于预定命运的观点形成了对比。相反,它们展现了一种更具流动性的概念,其中一个人的命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受到其行为以及一个人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指导宇宙的原则的影响。
那么,命运是否存在?
《扫罗的归正》,老彼得·布鲁盖尔,1567 年。来源:艺术网络画廊
命运真实存在吗?我们每个人都有命运吗?这些问题是在询问,是否存在一种对人生的宏伟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一切事件都发生有其原因,并且不可能有其他结果。
或者,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将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拥有自由意志。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创造自己的幸运:我们创造自己的命运。
也许这两种观点都包含了一些真理。也许存在一个对存在的总体设计,但这个设计如此庞大,以至于它也允许个人在其中拥有自由。
即使不存在一个确切的计划,或者不存在某个超级智慧体在不断地制定计划,但仍然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事物往往发展得好像它们是被计划好的一样,或者说人类的行为有助于在无序的世界中建立秩序。我们还不知道答案!